多层次供给,让更多年轻人“住有宜居”
安居方能乐业,人才铸就产业。记者从日前举行的市政府记者招待会获悉,“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建设筹措47万套(间)以上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去年已经建设筹措了6.7万套(间),今年计划完成17.3万套(间),加起来24万套(间),“用两年时间完成五年任务的一半以上”。
此外,市人大代表们也纷纷提出建议:优化公共租赁住房供给与运营,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住房体系,让更多年轻人“住有所居、住有宜居”。
完善“生活盒子”,从一张床、一间房到一套房
为建设有温度的“人民水岸”,徐汇滨江特意在规划中为周边租赁住房、人才集聚提供综合服务配套。市人大代表钟晓咏透露,“十四五”期间徐汇区计划新增筹措超1.2万套(间)社会租赁房,并完善“生活盒子”,在衣食住行基础上叠加文化资源,满足青年人对品质生活的需求。
市人大代表孙慧曾历时数月,与团队一起走访了数十家科技企业,了解他们的需求。“人才要留上海,最关注的不外乎这几样:住房、孩子上学和生活成本。”人才对“住”的极高关注,促成了她在今年上海两会提出的建议:“加快建成分层级的人才租赁住房保障体系。”在多渠道、加速供给的基础上,加快构建从“一张床”到“一间房”再到“一套房”的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
孙慧建议,以区为单位,整体规划和建设人才租赁公寓。排摸、盘活区域内的闲置房产,采用多种方式增加市场供应量。比如,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单位建设人才公寓等,为科技人才提供价格优惠的住所。
譬如,位于徐汇区华泾镇的大型动迁小区盛华景苑居民区,“群租乱象”曾是老大难。结合群租整治,华泾镇在首排商业配套用房,面向环卫、公交、家政等一线职工,提供了70套近300个床位“一张床”服务,以相对较低的租金解决他们的住房困难,也成为上海首个数字化治理群租的样板案例。
孙慧同时建议,各区针对所在区域产业布局的特点,建设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居住需求的人才住房保障供给体系。譬如,黄浦区公租房项目仁慧苑,地处五里桥路制造局路,此前通过城市更新,地块被盘活。特别针对周边企业白领打造公租房“理想场地”,小区房屋面积在54-105平方米不等,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前来申请。
打造“朋友圈”,促成与城市更深层次“连结”
租赁住房还要满足“职住平衡”。孙慧建议,人才租赁公寓的选址要适当考虑周边学校、医院、交通及配套生活、文化设施等建设。譬如盛华公租房,曾是主要商业综合体无法辐射到的“孤岛”。华泾镇通过新增卫星式小点,优先打造“孤岛”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服务于居民和租客。
同时,她建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区域内的长租公寓建造企业或房屋租赁经营公司合作。这样一来,加快了住房供应量、统一了内部配置,而且能借助长租公寓平台组织的各项活动,丰富人才业余生活。
筑巢引凤,更要固巢养凤。有代表提出,“有地方住”远远不够,要让年轻人愿意扎根,还需要更深层次的“连结”——前不久,嘉定区率先推出了“一定有嘉”青年住友圈,推出各具特色的活动菜单,为租房青年搭建覆盖面更广、服务力更强、活跃度更高的服务沟通交流平台。为解决青年租户日益突出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公租房青年联合团支部也同步成立,更好地凝聚“青年力”,鼓励青年走出家门,参与自治共治。
市人大代表们还发现,现有的公租房政策最长可租赁年限较为固定:通常为2年,租赁总年限一般不超6年。“能不能因群施策,适当延长公共租赁住房最长租赁年限?”市人大代表宋汉光建议,适当延长公租房最长租赁年限,“分类解决需求,体现差异化机制”。其他代表还进一步建议,完善针对特殊人才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如运用共有产权、长期租赁等方式,让特殊人才能够享受到一定的住房保障政策,增添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人才都想来,来了不想走”。(记者 王宛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