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数”齐升!申城文体设施助力软实力进阶
上海图书馆东馆正朝着今年开馆的目标奋力奔跑。 记者 叶辰亮摄
在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地块内,一把巨型“中国扇”正缓缓开启。这就是建设中的上海大歌剧院,自2019年12月动工以来,牵动着申城市民的心。未来,它将把世界歌剧的天籁之音与这座城市的你我他紧密联系在一起。
随着近期多个重大文化体育设施兴建、改建和扩建,上海的公共文化体育空间质量和数量都有极大提升。这座国际大都市在夯实经济发展的高度、科技创新的力度之时,不断滋养人文情怀、提升城市温度,切实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呼应着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盼。
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拿出城市发展中的最优空间资源,为老百姓打造最佳精神家园——这是上海的魄力和远见。
秉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理念,小陆家嘴地区的最后一块“宝地”让渡给了民生文化新秀——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的浦东美术馆,已于2021年7月开馆。不仅拥有别致而富有特色的建筑外观,还奉上多个世界级大展。
此外,上海图书馆东馆正朝着今年开馆的目标奋力奔跑。其功能定位是全媒体时代的智慧复合型图书馆,与淮海路馆一起成为屹立浦江两岸交相辉映的文化空间,让知识获取触手可及。瞄准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世界级城市图书馆定位,这座“林中玉石”本身就是名副其实的“可阅读”建筑。
上海博物馆东馆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当中,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地上建筑6层,地下2层。目前已完成主体结构及二结构施工,并通过优质结构验收,为2022年底试开放打好基础。
同样令人期待的还有上海大歌剧院,其建筑形体取“中国扇”之意——如同一把缓缓展开的中式折扇,巨大的白色阶梯螺旋状上升,延伸到空中,恰似折扇扇柄,尽显中国建筑审美风格。外观上,上海大歌剧院连接大地和天空,立足于城市又面向城市,为人们创造出别样景致,同时螺旋屋盖也是面向公众的舞台,既能满足大型活动的使用需求,又能为市民或游客的日常参观提供乐趣。
经过近两年半时间的建设,位于苏州河长风滨河绿地的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正在开展一系列运行测试,新馆内部分布有大小不同、高低起伏的圆形书架,结合通高中庭、螺旋楼梯等形成阅读的森林、书籍的海洋,呈现出一种与博尔赫斯设想的巴别图书馆一致的空间效果。
近年来,上海重大体育场馆及设施建设进展显著。徐家汇体育公园综合馆“万体汇”日前启动部分试运营,让市民朋友高呼:“终于等到你!”送给大家的见面礼是33片羽毛球场、30张乒乓球台、5片网球场、室外篮球场以及室外足球场。场馆内,青白色调,10多米的挑高宽敞空间让人眼前一亮。
徐家汇体育公园占地面积约36公顷,包含上海体育场、上海体育馆、上海游泳馆、东亚大厦等。除此次率先投入部分试运营的“万体汇”外,上海体育场、上海体育馆、上海游泳馆等体育场馆设施对标国际顶级标准,目前仍在紧张建设中。建成后的徐家汇体育公园将成为上海设施设备最齐全的体育文化聚集区之一。
凸显专业性综合性的共享空间
盘点新一轮上海重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不外乎两个特点——专业性,更强调细分,做出高水平,对标“世界级”;综合性,更关注群众呼声、满足群众需求,不断提升市民获得感,这也意味着重大工程要更好地与社会功能的复合化融为一体,让文化体育魅力竞相绽放,更好彰显城市软实力。
建筑是文化的“容器”,是心灵感悟和精神体验的重要空间,更是增强城市吸引力、影响力、创造力的重要载体。从一砖一瓦,到塑造天际线、地平线、水岸线,打开软实力的无限可能性,让城市持续彰显美的追求、高的颜值、暖的表情,让在者舒心、来者倾心、未来者动心。
被球迷亲切称为“白瓷碗”的浦东足球场于2021年10月完成竣工验收,以细腻匀净的白色金属材料作为建筑表皮,呈现出白瓷的清透圆润,球场如同一只精致的器皿,盛满一场场精彩的球赛。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师、建设者就注重亮点特色的塑造。“白瓷碗”覆以钢结构屋盖,这样的屋面结构摒弃了传统沉重的桁架体系,用轻盈的悬索来展现结构轻巧和工艺质感,使整个立面更加整洁,内场空间感觉更加丰富。
作为上海记忆的守护者,市档案馆走过了62个春秋,位于浦东白杨路的新馆去年9月底正式对外开放,再添一座市民文化休闲新地标、读档学史的好去处。作为规模最大的省级综合档案馆,这里储存保管着460余万卷(件)珍贵档案。
“外衣”焕新,“里子”也别出心裁。“城市记忆 时光珍藏”主题展不仅有令人如临其境的城市变迁全息影像,还有不少全国独此一件的红色珍档,一页页旧文稿、一张张老照片、一段段影像,彰显了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红色文化的鲜明底色,为市民群众提供了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的生动课堂。
纵观上海的“文体设施地图”,琳琅满目的地标,孕育出与城市相融共生的文化艺术空间,更织就了触手可及的供给网络。未来五年,上海还将建成一批市、区两级重大文化设施项目,保护一批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增加一批城市文化景观,营造更加浓厚的城市文化氛围。重点完善“一轴(城市文化中轴)、一带(黄浦江文化创新带)”文化设施布局,提升苏州河沿岸地区文化功能。此外,强化五大新城文化品牌建设,打造多元城市文化景观,激发城市公共空间文化活力,实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更新与提升计划”,支持对公共空间实施文化“微更新”改造。
“质”“数”齐升之下,不久的将来,这些申城文体设施将助力城市软实力进一步提升。(记者 史博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