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海着力塑造温暖动人“城市表情”

2022年02月24日 10:09:02 来源: 解放日报

    上海老牌的杨浦公园,最近有了新变化。在公园新辟的100多平方米空间里,游客可以免费测量血压,看植物主题展览,了解杨浦公园等上海园林的绿化变迁和发展史。这里还有一个短期照料孩子的“童趣屋”,方便周边的双职工家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家住附近双阳路的居民杨海英忍不住夸赞。

    是公园,又不只是公园,类似“公园+”的多功能叠加新理念,将在上海更多公共空间落地。

    记者了解到,上海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建设管理品质,开展“公园+”“道路+”和“生活圈+”工程,在细微处下功夫,塑造温暖动人的“城市表情”。

    文化注入,营造“有层次”绿意

    在大多数人心目中,评价一座城市的“模样”,首先看的不是经济数据,而是推开窗户看到的小区,途经的街景,散步的公园。

    上海土地资源稀缺、人口密集,无法依靠城区的无限扩张来创造更多公共空间。所以,在有限空间内尽可能多地注入功能,成为一个突破口。

    公园是窥见这个变化的一扇窗。在上海,许多公园已经跳出“几棵树、几块草坪、几张凳子”的传统设计,变得富有内涵。

    杨浦公园的新空间,真实身份是上海首个兼具服务党员群众和提供园艺指导功能的市民园艺中心。最近,这里还增加了“植物诊所”,由杨浦区12名社区园艺师轮流“坐诊”,给市民家中的绿植养护“开方诊疗”。

    在服务站一角,阳阳公寓的业委会成员朱全明正在向社区园艺师、上海经纬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鑫彦咨询小区绿化布置。“几棵桂花树长得很好,调整下位置,在周边种上毛鹃、八仙花,那就至少一年三季都有花可赏了,这些花也比较好养护,你们觉得怎样?”张鑫彦的建议,也得到了朱全明的认可。

    结合街区特色,公园也可以有自己的“个性”。毗邻宛平剧院的东安公园选择和戏剧深度融合。在翠竹湖畔,两座充满中式韵味的竹亭隔水相望,与连接它们的亲水步道一起,构成“天然”的表演空间。湖岸的开阔绿地,则化身视野良好的看台。

    “公园的中式美学风格,如果融入剧院的演出剧目,会有‘一拍即合’的效果。”宛平剧院艺术教育部负责人陈蕴表示,一些有古典园林“基因”的剧目,放置在适合的公园内,更有沉浸体验。待到公园内桃花盛开,让演员在水边演绎越剧《红楼梦·读西厢》,真实还原经典场景,演员和观众都有身临其境之感。

    扎根社区、接地气的公园,也成为推广文化艺术的一扇窗。日前,上海工艺美院和天山公园达成合作,传播染织传统工艺。“我们一直有把染织传统工艺进一步‘活化’的想法。”上海工艺美院院长仓平表示,将来,天山公园可以拓展染色植物、织造植物的科普互动功能,让市民群众从源头开始了解和喜爱上染织等传统工艺。

    年均新增100座以上,直至超过2000座,这是到2035年上海公园的数量,它们将充分回应公众对公园各种功能的期盼,比如添加文体元素、休闲设施,注重园林设计等等。

    长宁区绿化市容局副局长王晔菲表示,文化艺术是一个相当大的概念,公园具体附加怎样的功能,最能让所有年龄段的居民喜闻乐见,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和引导,最重要的是倾听周边居民的心声。

    创新理念,打造宜人通行空间

    不是百年老马路,也可以很吸引人。杨浦区大学路,毗邻多所高校,沿街露天咖啡馆、文化书吧、特色餐厅、酒吧、创意零售等特色小店,已成为创新创业群体及年轻人消费的新去处。

    吸引的秘诀就在于创新。在改造过程中,大学路“软硬兼施”。结合开放式街区设计理念,打开园区围墙,拓宽人行步道,让校区、园区、居民区相融合;听取商家和居民意见,创新“外摆位”经营模式,让人们在户外也能坐着吃饭聊天。同时成立街区自我管理委员会,共同治理街道,让这里成了一条人气道路。

    道路连接着社区、街区,是城市的毛细血管,承担的不仅仅是通行功能。记者了解到,上海将进一步开展“道路+”工程,统筹考虑生态、业态、风貌、家具小品,全方位地打造一街一景,全要素地塑造城市表情。

    上海已有初步探索。过去四年,围绕道路进行架空线整治,上海共完成567公里范围的道路整治,探索融入更多功能。记者从市住建委了解到,重新竖起的道路综合杆内部“留白”,可以搭载城市数字化转型所需的电力、通信容量、设施。整治架空线的同时,还对路面、井盖、设施、城市家具等提标改造,进行全要素整治,提升区域面貌。

    去年,拥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市府大楼周边豁然开阔,“盘踞”数十年的城市架空线全部入地。大楼周边还拆除了多余路杆和箱体,释放出人行空间。借此契机,周边街区的人行道、车行道进行综合整治,人行道新铺了青灰色花岗岩,更契合外滩建筑风格,营造深邃的历史感。采用相同手法,上海还打造了“一大会址·新天地”“曹杨红·曹杨新村”等一批网红打卡点。

    细节之处的创新,还有提升城市“温度”和活力的强大力量。

    番禺路的公共座椅借用身后小亭子的窗台,用木板包裹住水泥,种上一撮麦冬,让老年居民在冬日也能舒适地坐着聊天。新华路邮局大门两侧的绿化带,各嵌入一只转角长凳,让人与花草树木无障碍接触。

    类似的座椅正不断出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去年,上海绿化市容部门出台了《关于本市公共空间休憩座椅优化提升的工作方案》,力争用三年时间解决市民在公共空间“没地方坐”“坐不下来”“不愿意坐”等问题。截至去年底,上海已优化提升公共空间休憩座椅9508处,今年计划再优化提升5000处。

    公共座椅优化提升后的管理维护,上海充分调动社会共治力量来参与。“已经有许多市民来咨询通过什么渠道可以认建认养公共座椅。”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市容处处长王永文表示,未来来自公众的公共座椅认建认养资金,将考虑采用公益基金等方式进行管理和监督,保证公正透明。

    因地制宜,让公共服务落地“最后一公里”

    曹杨新村建设于20世纪50年代,是新中国兴建的第一个工人新村,使用功能逐渐落后于时代需求。在改造更新中,居民区沿线崛起一座由铁路线改造而来的高线公园,和环浜、桃浦河、曹杨公园、枣阳公园、兰溪青年公园等水网绿地共同串联起生态网络,还有百姓客厅、篮球场等公共活动区点缀其间。小区一旁武宁片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食堂向居民开放。从家出发步行一刻钟,就能享受相应的服务。

    15分钟,作为一个时间尺度,在如今的上海还能衡量生活的便捷度和幸福感。

    2016年,上海在全国首创“15分钟社区生活圈”概念,要在附近居民一刻钟步行可达范围内,配备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截至去年底已经有180多个项目落地,提高了社区空间环境和服务设施品质。

    在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乡村地区,上海也结合乡村和村民需求,在2021年底提出“乡村社区生活圈”理念。最明显的区别是把“15分钟”尺度的服务半径进行扩大,按照“行政村”“自然村”两级配置。自然村层级(乡村邻里中心)的服务半径是300到500米,主要解决家门口的服务;行政村层级(乡村便民中心)的服务半径是800到1000米,可以解决更大范围的复合型服务,比如老年人、儿童所需的活动空间、公服设施。

    作为全新理念,“乡村社区生活圈”已经在青浦章堰村、浦东海沈村率先进行试点。“十四五”期间,将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和保留村更新,重点推动“乡村便民服务中心”和“邻里驿站”设施建设,打造一批具有上海特色和示范意义的“乡村社区生活圈”范本。

    记者了解到,上海将继续推进“生活圈+”工程,结合美丽街区、美丽家园、美丽乡村建设,建设更加完善的综合服务功能,营造品质更高的人居环境,开展人气更旺的文化活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戚颖璞 陈玺撼)

【纠错】 [责任编辑: 佘灵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486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