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创意奔涌城市中,上海设计深入人心

2022年09月15日 09:43:55 来源: 解放日报

  今天,首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拉开帷幕,为上海发展高附加值、高品牌价值的创意设计产业搭建一个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平台。

  上海从来都不缺设计与时髦禀赋,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有“东方巴黎”美誉。2010年,它的一个沉睡基因被激活——当年,经竞争角逐,联合国授予上海“设计之都”称号。

  自此,上海创意设计产业加快步伐,截至2021年,总产出超1.2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逾10%。在此基础上,上海向更高目标迈进,于今年初发布《上海建设世界一流“设计之都”的若干意见》,产业总产出到2025年剑指2万亿元,更立下到2030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设计之都”的目标。

  12年来,上海设计走过怎样一段向世界一流的迈进之路?

  设计正成为“基础设施”

  飞凡R7,是飞凡汽车独立运营后的首款旗舰车型,定位为极智高阶纯电SUV。为此,飞凡智驾500余人团队用了两年半时间,实现了“从0到1”的开发过程。事实上,在功能与设计之间把握平衡,是设计师所遇到的巨大挑战。以激光雷达为例,在开发过程中,因激光雷达样式无法改变,需要造型设计主动匹配,尽可能减少雷达在车顶的突兀感。同时,还要考虑激光雷达系统发热及噪音等因素,解决冷却、密封和降噪问题。最终,设计团队和工程师共同设计出独特的自然过风结构,解决了这两方面问题。

  2017年,三位美国人因研究生命节律的分子机制而获诺贝尔奖。万里之外,百年品牌上海家化的设计师们从这项科研中汲取灵感,运用生物钟科技来校准肌肤节律,推出佰草集太极面霜,一经上市,品牌客户以百万级速度提升,复购率超过41%。“没有设计,就没有未来”,成为家化研发部资深总监贾海东的最切身体会。他告诉记者,2013年,上海家化在日化行业中第一个被认定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由此一路设计加持,其在国内外工业设计大赛中斩获大奖的产品皆热销,无一例外。

  和飞凡、家化一样,太多的“上海设计”并不停留于作品、礼品和样品,小到一支运用“同极相斥”原理设计的晨光“磁悬浮”笔,大到国产邮轮等“国之重器”,它们无不深度融入市民美好生活,驱动着产业创新与转型。中国商飞自主设计研制的首架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已正式进入航线运营;江南造船中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已成功下水;外高桥造船323.6米长、零部件多达2500万个的国产首艘大型Vista级邮轮采用数字设计管理,计划于明年交付;联影112环数字光导PETCT系统,实现了业界最高灵敏度、最高分辨率及最大轴向视野……

  设计,正成为企业安身立命的“基础设施”,就好比“要致富,先修路”,这集中表现在企业各级工业设计中心的申报与建设上。来自市经信委的数据,目前,上海已有上汽、联影、微创医疗等1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企业);广为焊接、思得乐、熊猫机械等117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工业设计中心(企业);外高桥造船、商米科技、龙头家纺等79家企业被列为市级设计引领示范企业。

  创意灵感奔涌在城市之中

  徜徉城市,十余年间,身边可阅读、有温度的公共空间和地标渐多,它们是这座城市奔涌着的创意灵感的物理载体。

  滨江45公里浦江两岸还江于民,呈现一个世界级的滨水公共开放空间;15.08公顷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在节能、节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节材等方面绩效可圈可点;632米高的上海中心大厦,堪称“竖起来的外滩”,尽显绿色、智慧、人文设计理念。还有创造了全球人工海拔最低五星级酒店世界纪录的佘山世茂深坑、恢复传统肌理并延续地域文化的广富林遗址公园、“将美丽绘于乡村,让艺术留住乡愁”的奉贤吴房村……对于这些有着浓厚上海设计元素的建筑与公共空间,人们渐渐开始津津乐道,并愿意投出点赞一票。

  工业设计需要计算每一个零件的装配参数,建筑设计需要考量每一尺高度的安全隐患,景观布置需要思忖每一寸土地的利用价值,这些专业的设计力量,多来自上海的文创园区。这些文创园区围绕延安路城市东西向轴“一轴”、中外环城市金腰带“一带”、黄浦江和苏州河“两河”以及环同济、环东华“多圈”空间布点,成为城市灵感的“泉眼”。目前,上海已认定149家市级文创园区、16家示范楼宇和28家示范空间,总建筑面积达836万平方米,入驻文创企业总数2万余家,带动就业70多万人,税收贡献超过300亿元。

  设计已如空气般不可或缺

  自2012年开始,上海开始连续举办“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刚开始,设计周参观免费,却门可罗雀。但没几年工夫,设计周50元一张门票依旧一票难求,还被黄牛炒到每张200元。

  一切皆因设计日益深入人心。

  因为深入人心,上海诞生了我国第一所以创意设计教育为特色的中学——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将原本放在大学的设计创意培养向初中、高中延伸。

  因为深入人心,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教师40%非设计出身,本科学数学、计算机、管理的都来考该学院的设计研究生。

  因为深入人心,上海已有创意设计类院校19所。

  设计大师亦批量涌现。目前,在设计领域,上海已拥有吴光辉、吴志强、郑时龄等11位院士,拥有同济大学副校长娄永琪等4位“长江学者”,拥有22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以及大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设计新锐奖”获得者、上海青年高端创意人才等。

  “上海设计100+”是上海2020年起为挖掘培育更多设计新力量而举办的优秀设计成果评选。许多“95后”说,“上海设计100+”,成了他们具有仪式感的吃穿住行的参考书。

  “上海设计”也正在走出去。北京冬奥会上用绒线编织的颁奖花束,来自上海恒源祥;香港马鞍山体育馆内转运方便、搭建迅速、用于提升核酸检测量的气膜版“火眼实验室”,蕴含着上海同济的设计。

  有设计师说,设计真正强起来,在于它的“消失”——它已然如空气般,不可或缺,又无处不在。从“出圈”走向“消失”,或是上海世界一流“设计之都”真正建成时。(记者 李晔)

  原标题:

  “设计无界 相融共生”首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今拉开帷幕

  越来越多的设计正融入市民生活、驱动产业创新

  创意奔涌城市中,上海设计深入人心

【纠错】 [责任编辑: 沈梅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62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