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瘦身”课堂提效,老师们的新招收获惊喜
开学一个多月,不少老师为如何布置作业而“伤神”。根据“双减”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五年级的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生则不超过90分钟。很多学校还会对每天作业量进行备案公示。
于是,有语文老师担心:“光布置一篇作文,可能就把一大半时间给占了,其他学科的作业怎么办?”有的数学老师也开始琢磨一道“减法题”的新解:如何压减作业量,才能让学生在少做题的同时,顺利掌握所学知识点?
毫无疑问,“众目睽睽”之下的作业,除了减量,更要提质。记者近期采访发现,“双减”落地后的一个半月内,沪上不少老师围绕作业开展起了各种“实验”。
回家作文放在课堂里完成,真的可行吗?
黄浦区海华小学四(5)班的37位同学,刚刚在语文课上完成了一项让语文老师杭丽和校长陈菊都感到惊讶的“任务”。在课堂35分钟内,有34位同学顺利完成了语文书本上的一道作文题《推荐一个好地方》,绝大多数同学不仅写完了,而且都写得不错。
以前,孩子的作文一般都是带回家“慢慢写”,如今,很耗时间的作文竟然被老师布置成一道随堂作业、在课内完成——老师的教学“手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
教学经验丰富的杭丽坦率地说:“最开始心里没底,就是想做个新的教学实验。”
对就读小学三四年级这些刚接触写作不久的学生来说,要写一篇作文,通常需要30到40分钟,这还不包括事先构思的时间。“试想,在‘双减’的大背景下,如果哪天语文老师布置了作文作为回家作业,那难免就会占用其他学科的作业完成时间;要是放在课后服务时间段写,估计很多学生也静不下心,到晚上再带回家,估计还是要靠家长‘帮助’才能完成。”
眼看布置作文成了一道“难题”,杭丽和她的同事们开始想新招:能否在提升课堂效率的前提下,匀出一部分时间用于学生的作文练习?
比如这篇《推荐一个好地方》。老师在课上抽出十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推荐什么地方?特别之处是什么?并让学生列提纲。回到家后,很多同学可以据此寻找资料。之后的语文课上,杭丽又让一些学生把想写的内容口头讲了一遍,帮助学生学会“打腹稿”。到第三堂课,学生们开始即兴写作,杭丽就在教室里边走边观察,随时帮助遇到困难的同学。35分钟后,绝大多数同学顺利交上了作文纸,3位没有完成的同学也在中午将作文送到了杭丽的办公桌上。
让杭丽更欣慰的是,两周后她再次进行了课堂写作实验,这次没有一个人查看资料,但都在一节课里顺利完成。“感觉所有同学都把想写的内容装进了脑子里。”杭丽说。
数字化精准把控,让每一道题都直击“知识盲点”
随着“双减”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学生的课后作业变少了,部分家长也开始担心,孩子在学校课堂上“吃”得饱吗?学习成绩会不会下降?尤其是对数学这样需要日常训练来强化知识技能的学科而言,如何让孩子的回家作业“瘦身”又高效,是不少数学老师的研究重点。
宝山区美兰湖中学的数学老师黄威,最近已习惯在上课伊始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给学生先推送与本节课知识点有关的课堂练习。学生们在“智慧作业本”上完成解题后,黑板上会随即跳出学生们的解题情况。如果答对的学生数量较少,黄威就会当场调整教案,对于大家遇到的普遍性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如此一来,老师讲解的每一道题都能直击“知识盲点”。
不仅如此,下课后,黄威还要根据学生在课上的不同表现,通过“智慧作业本”推送不同的作业。每个学生收到的题目数量不一,有的只需要做基础题,有的则需要做进阶题,尽最大可能实现“一人一作业”。
在学生完成了“精准推送”的作业后,黄威就可以通过后台了解学生的解题习惯、错因分析等数据,对个别理解力偏弱的同学,则会通过智能终端对他们进行“课后1对1”远程辅导。
“双减”之下,通过数字化手段对学生作业进行“精准把控”,俨然成为不少学校探索作业管理的新方向。记者从闵行区教育局了解到,通过区域统一的智能作业平台,各校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就能清楚了解所选内容的耗时、难度以及其他老师已经布置作业的时长,为布置作业提供了时间和难度的参考。
此外,通过对作业时间和难度进行伴随式采集和记录,老师也能准确了解不同学生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长,从而进一步调整作业布置的质和量,实现数据驱动的作业监管。
进才中学南校校长亓大江最近就欣喜地发现,开学一个多月,学校已有近半数学生能在一个小时内完成作业了,比“双减”要求的90分钟缩短了三分之一。“我们不光给学生的作业分层,对老师们编写的预习手册也设置了相应难度,从而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就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一定认识,以便更好因材施教,在减负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学习效能。”亓大江说。(记者 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