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科院院士杨雄里:大脑终身可塑 学习须抓住“关键期”

2021年11月29日 12:53:38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11月29日电(严曦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人类天生便有对温度和触碰的感知能力,日常生活中我们对此不以为然。其实,这种能力非常重要,它支撑了人类与周围世界的互动。获得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两位科学家正是在发现温度与触觉“感受器”方面做出了贡献。而传递这些感知信号的总指挥官——大脑,还有哪些奥秘?

  近日,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上海市科普事业中心等单位共同承办的“解读2021科学类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专场报告会在沪举行。新华网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生物学家杨雄里。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神经生物学家杨雄里。新华网虞礼锋 摄

  脑科学研究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新华网:您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神经科学,专注脑科学领域的研究。脑科学研究的大众化意义在是什么?

  杨雄里:我认为脑科学研究的大众化意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首先,从科学性意义来讲,大脑是自然界非常复杂的系统之一。大脑为什么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活动、大脑与周围的环境之间有何关联、脑的可塑性等问题都是自然科学界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研究大脑对了解自然界有着深刻的意义。

  第二,从医学研究的角度来看,我们的大脑和其他系统一样会出现疾病。要治疗大脑的疾病,就需要了解大脑为什么会产生紊乱、病变,我们又能够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第三,从类脑智能研究角度来说,我们的大脑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有的工作原理,达到目标的方式比一些机器更直接、更方便、更高明。如果依据大脑的工作原理,我们就有可能在人工智能、计算机等方面取得更明显的进步。以上三个方面都跟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神经生物学家杨雄里。新华网虞礼锋 摄

  大脑终身可塑

  新华网:您在科普讲座里经常提到“脑的可塑性”这一概念,什么是脑的可塑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利用这一特性?

  杨雄里:脑的可塑性是大脑的非常重要的特点,一般的物理系统形成后就保持不变了,但是大脑能够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甚至变得更完善、更精巧,这就是我们说的“脑的可塑性”。

  极端一些来说,如果我们的大脑没有可塑性,我们甚至学习不了基础的技艺。正是因为大脑有可塑性,才能在受外界刺激后形成新环境、发生新变化并保存下来。因此,脑的可塑性对于人怎么适应环境、怎么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

  从大脑的可塑性强弱来讲,总体上青少年时期要明显强于老年期。越幼年的动物,大脑的可塑性就越强。我们常听到“关键期”的概念,这段时间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以后就会影响你的一生。比如说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时期就是在五、六岁期间,这段时期如果完全不跟语言接触的话,可能会变成完全不会说话的“狼孩”。

  脑的可塑性在“关键期”最强,但随着年龄增大,始终是保持着某种可塑性。因此,我们在青少年时期要努力学习,抓住“关键期”,掌握的东西就会更加牢固。当然,脑的可塑性能够保持很长时间,也说明我们需要终生学习。

  科普既是社会责任也是正向回馈

  新华网:您认为科普工作有何重要性?如何更好地向大众科普脑科学?

  杨雄里: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为公众科普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现在科学发展这么快,任何一个专家也不敢说对他研究所涉及的领域都了如指掌。比如说我从事神经科学,我了解的只是脑科学中间很有限的一部分,甚至对我一直从事十几年的视网膜研究来讲,我了解的也是中间很狭窄的一部分。此外,了解自然科学的发展不仅是对科学工作者,同时,对广大民众也有非常大的意义。因为只有让大家知道科学跟我们的生活环境相关,大家才更可能正确处理这些问题,才有可能主动投入到科学事业中去改造世界。

  对于脑科学的科普,我想一方面应向公众用更深入浅出的语言来表述脑的研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另外一方面,也要了让公众了解到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脑科学进展。比如说了解老年性痴呆的病因、预防或缓解病症发展的手段;日常生活中我们饮食要注意什么,能够保持比较好的大脑工作状态等。了解这些不仅对公众健康有好处,也对我们提高工作效率有好处,同时对整个社会的推进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纠错】 [责任编辑: 罗沛鹏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336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