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观察|读懂“双减”背后的教育逻辑
回首2021年,“双减”无疑是热度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教育改革举措之一。5月,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7月,这一文件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此后,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从校内到校外、从家长学生到校长老师,无不随着政策实施作出或多或少的调整和改变。
福州仓山举行教育教学开放日活动,展示落实“双减”政策以来的教育教学成果。(新华社照片)
回望:“双减”真的减了吗?
“双减”的成效毋庸置疑。
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纷纷转型关停,地铁里、电视中校外培训广告难觅踪影,学校课后服务覆盖更广选择更多,孩子们的家庭作业总量减少。
根据教育部12月21日新闻发布会公布的监测情况,政策落地以来,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作业管理、课后服务和课堂教学等得到明显改观。
12月21日,教育部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双减”工作情况。(图片由教育部提供)
教育部数据显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大幅压减,目前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3.8%,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4.1%。留下的培训机构一部分转为非营利性机构,实行政府指导价;不适合“营转非”的将被进一步注销。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占比由“双减”前的46%提高到目前的90%以上。99.6%的学生家长反映,本学期教师没有再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学生参加课后服务的比例由上学期的49.1%提高到目前的91.9%,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回归校园。
调查显示,73%的家长表示孩子完成书面作业时间比“双减”前明显减少,85.4%的家长对学校课后服务表示满意。教育部学校直报平台收到的无记名调查问卷中,绝大多数家长对学校减负提质工作表示满意。
思考:政策背后,是怎样的教育改革指向?
“双减”绝不是一个孤立的政策,它是教育发展改革棋局上的重要一步。从这一步着手,要撬动的是基础教育的整体变革,构筑以育人为中心的教育新生态圈。
上海市一名教师正在阅读根据“双减”政策及相关规定重新修订的作业管理制度。(新华社照片)
“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化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中央深改委第十九次会议指出,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强化线上线下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
从这段话不难看出,推进“双减”,其目标是进一步校正教育发展方向,回归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体来说,就是要以“双减”为抓手,推动教育观念、教育体系、育人方式、教育评价、家校社协同多方面的深刻变革。
理解了这一逻辑,就更能读懂中央和地方出台的系列改革措施。
要解决短视化、功利化,就必须改变“唯分数”“唯升学”,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并重。校内全面压减作业总量,降低考试压力,校外规范管理培训机构,禁止无限制地以“卷”煽动教育焦虑,同时改革教育评价方式。
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县中提升计划”,强调推进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录取模式;部分地方大比例促进干部教师轮岗交流;宁夏、北京等地大幅提高中考体育分数;劳动教育进课程、进教材……一系列举措都显示出,基础教育领域正在以“双减”为机遇,进一步厘清教育体系,净化社会教育生态,构建教育发展新格局。
探寻:“双减”时代下的“我们”,当何去何从?
通过对政策逻辑的梳理,可以明确,“双减”必将以大力度持续深入推进。
在2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表示,2022年将继续把“双减”督导作为教育督导“一号工程”,加大督办、通报、约谈和问责力度。
在空前力度和持续高压下,继续观望等待不如调整方向,顺势而为。
对学生和家长而言,要看清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方向,不再只盯着“分数”,而是对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补短板强弱项,真正做到全面发展。
对学校和老师而言,要进一步发挥好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把教学作为核心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布置作业时更加注重“调结构、提质量”。同时,丰富课后服务项目,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对各地教育部门而言,要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着力补短板、促公平,全面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教育差距。
对校外培训机构而言,放弃“打擦边球”或“等风头过去”的念头,果断转型,摆脱路径依赖,秉承教育初心,守好“有益补充”定位。
监制:邬焕庆
统筹:吴晶、林晖
记者:胡浩
编辑:廖翊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