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法治为城市赋能,上海的“发力点”在哪儿?

2021年12月23日 08:25:27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上海12月22日电(记者兰天鸣 郭敬丹)法治兴则城市兴,法治强则城市强。近年来,上海通过开门立法、规范执法、公正司法、全民普法,以人民作为全面依法治市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将法治作为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金钥匙”。法治保障之下,一幅经济活力四射、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和谐图景在上海徐徐铺展。

  法治,与经济发展“零距离”“零时差”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一个公平、稳定、可预期的法治市场环境,是企业家青睐上海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一项具有基础性和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从上海浦东向全国推广。

  2020年底,国务院同意在上海浦东新区开展“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将企业需要办理的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开一家便利店,原来要跑“五个证”,现在只填“一张表”。

  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企业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内拍摄的“一业一证”宣传板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2021年,浦东新区“一业一证”改革再次升级,行业综合许可证建立了统一有效期制度。

  “过去由于门店需要办理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等,各个许可的有效期限并不相同,续办往往需要跑好几次,现在升级后就再也没有这样的烦恼。”一家大型健身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企业“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法治轨道。僵尸企业大量存在一个重要原因是“注销难”。企业也普遍吐槽“手续多、成本高、退市烦琐、注销难”。对此,浦东新区在简易注销登记服务上又跑出了“引领区速度”。

  “原来要登报需45天,现在10天的公示期就可以完成了。”近期注销成功的彦页金(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股东表示。

  上述两项改革如今都得益于上海近期通过的浦东新区法规《上海市浦东新区深化“一业一证”改革规定》和《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主体退出若干规定》。

  与经济发展“零距离”“零时差”已经成为上海法治常态和惯例。在临港新片区建设中,法治保障齐头并进。临港新片区挂牌前上海就出台了临港新片区管理办法,挂牌之日起施行,让临港新片区起步就在法治轨道上。

  近期,上海还将出台临港新片区条例,涉及投资、贸易、资金、人才、数据、前沿产业等领域,为重大战略提供充分的法治保障。

  教科书式执法,要“精度”也要“温度”

  一封反垄断行政处罚书最近持续在互联网上走红。其内容是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对某订餐服务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二选一”案的长达1.5万字行政处罚决定。

  “教科书般的法律文书”“只有把行政处罚书写清楚才能让当事人心服口服”。不少网友们都为处罚的科学、严谨、专业叫好。

  而另一份清单的不断拉长,则反映了上海法治的精细度,彰显了法治温度。

  上海一家企业的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 上海市司法局供图

  最近,上海某科技企业被举报未标明专利号和专利种类,在其销售的一款产品上使用了“专利技术产品”等用语。根据广告法有关规定,此情形最高可罚10万元。

  “如果受罚,企业信用将严重影响,正在争取的风投估计就要泡汤了,上市更不敢想了。因为免罚清单出台,我们被免罚了。但督促我们今后更好地做好合规审查工作。”该企业负责人表示。

  市场监管、文化市场、城管、生态环境、消防、民防、规划资源、水务……两年多时间里,上海行政执法部门开出的免罚清单多达4150余个,给予数千个个体经营者和小微企业等自我纠错和改进的机会。据不完全统计,以单行法罚则的最低罚款金额计算,免罚金额超过5.1亿元。

  为了规范执法,上海还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

  同时,上海正打造全市统一的综合执法系统,囊括执法办案、执法监督、执法信息公示、大数据分析等多种功能,加快行政执法数字化转型,运用科技手段规范、约束执法行为,给权力定规矩、划界限。

  人人能参与,人人有获得

  当前,上海17个行政系统的61项证明只需“承诺”即可办事;“最多跑一次”公证项目总数增加至200个,“一次都不跑”公证项目总数增加至120个;1万名人民调解员为“老小旧远”相关7800余个服务对象提供相关法律服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2万余次、法律服务指引3500余次……

  为了疫情防控需要,上海更是在去年“打包”修改了12件地方性法规,涉及保障医疗救助、加强源头防控、规范市场秩序、提供法律援助、压实防控工作责任。

  近年来,从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到生活垃圾分类,从公共场所禁烟到道路交通整治,上海一部部破解群众“急难愁盼”的法规规章出台,让群众获得了安全感、幸福感、凝聚力。

  法治城市的建设需要人民的参与,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奉贤区青村镇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立法意见征询会现场 上海市司法局供图

  “好点子来自基层。大家是跟钢筋水泥打交道的,实实在在,不玩虚的,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一针见血,就是想听听大家的真知灼见。”11月,在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上海市司法局立法三处副处长朱敬开门见山地说。

  当天,开公司的、搞建设的、施工单位的、做设计监理的人士齐聚一堂,共同参加《上海市建设工程承发包管理办法(草案)》的意见征询会。

  在上海,参与法治建设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和上海市政府将基层立法点拓展到50个,2020年各个立法点提出立法建议2700多条,被采纳247条。立法点在空间上延伸向社区、园区、楼宇延伸,“线上线下”“家门口”都能提立法建议。

  在上海,无论是在“高大上”的写字楼,还是郊区的田间地头,人民参与法治建设的声音都能被聆听。法治进步的铿锵足音正让城市更美好。

【纠错】 [责任编辑: 罗沛鹏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23111310388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