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部分小区试点生活垃圾“六分类”
“六分类”后,旧衣物被送往专用处置中心,经人工分拣后,品相好的衣物将用于捐赠。陈玺撼 摄
最近有市民反映,上海推行多年的生活垃圾“四分类”体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变成“六分类”。
记者走访发现,在全市“四分类”体系维持不变的基础上,有部分小区自发试点“六分类”,并非强制要求。
去年12月30日早晨,阳光苑居民杨取英拎着打包好的垃圾走向定时投放点。她手里拎的垃圾袋有三只:一只装干垃圾,另外两只装湿垃圾。比起其他小区的“四分类”垃圾桶,阳光苑多出一个,也用来装湿垃圾,不同的是,上面贴有提示“餐前未烹饪的垃圾”。一旁,原来的湿垃圾桶上也贴有提示“餐后已烹饪的垃圾”。
除了湿垃圾分成两类,该小区还将旧衣物(废弃纺织物)从可回收物里单列出来,定时定点投放、收集。于是,便有了“六分类”。
“一年前就开始了,现在大家都很自觉。”杨取英说,阳光苑和周边几个小区最早尝试“六分类”,事前街道和居委会多次征询居民意见,还花了3天进行宣传,安排志愿者手把手教会居民分辨餐前、餐后湿垃圾。
花木街道牡丹第七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舒征坦言,很多居民一开始不理解,认为“四分类”能坚持就不容易了,现在又多出两样,更麻烦了。但坚持做下来,普遍感觉“六分类”并不复杂。
既然“六分类”值得鼓励,未来会在全市复制推广吗?
记者从上海绿化市容部门了解到,垃圾分类标准并非一成不变,只要条件成熟,可以鼓励更多小区尝试精细化分类。
这并不是说“四分类”不好。如今实施的“四分类”是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后,得到肯定最多的标准,也是当下最能匹配末端生活垃圾处置实际情况的标准。但不能排除将来有更适合的标准来取代“四分类”,这由垃圾末端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途径和能力来决定。
上世纪末,上海刚开始探索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时,末端处置方式以填埋为主,最初是以垃圾是否容易降解、是否会对填埋处及周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污染为主要原则进行分类。
此后,末端处置方式逐步向填埋、焚烧、综合处理等多样化发展,垃圾分类方式也发生变化:生活垃圾焚烧前需对废玻璃单独分类,以防玻璃进入焚烧炉后粘结炉排,引发机械故障,影响焚烧效果;而综合处理方式主要以堆肥技术处理垃圾中的有机成分。因此,2000年以后,上海采取“一市两制”的分类法——在焚烧厂服务地区实行“废玻璃、有害垃圾、可燃垃圾”的分类方式;在其他区域实行“可堆肥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方式。
本世纪初,可回收物由于价值低、收运处置体系运行不畅等因素,开始大量混入生活垃圾。从2007年开始,上海在居住区实行“有害垃圾、玻璃、可回收物、其他垃圾”的分类方式。
上海世博会后,上海生活垃圾出现一个明显特征:有四到五成为食源性的易腐垃圾,即湿垃圾。借鉴台北案例,结合自身实际,上海从2011年开始在居住区推进以“干湿分类”为基础的“2+X”模式,这一模式如今演变成“四分类”。
将湿垃圾尽可能分离出来,可有效增加焚烧垃圾的热值,提升焚烧效率,同时避免有害气体的排放,因此“干湿分类”为基础的“四分类”十分符合当下的实际情况。
可以预见,随着末端处置技术的不断提高,分类标准还将调整,很可能在“四分类”的基础上出现更多的专项细分品种,甚至是类似日本等国家那样有十几类的精细化分类方式。(陈玺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