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台6方面25条核心政策措施,促进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做大做强
2021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去年销售收入约250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20%;软件及信息服务业收入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新增28家上市公司。行业优秀人才加快集聚,目前全市集成电路从业人数达20万人,软件行业从业人员达58万人,在全国居于前列。亮眼成绩单背后,是上海持续加大对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的扶持,有力促进了本市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做大做强。
为适应新时期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特点,近日,上海印发了《关于新时期促进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在昨天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委、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以及市软件行业协会就各自领域对新一轮政策进行了解读。
更加注重人才核心地位
《若干政策》共27条,除总则外,主要包括6个方面25条核心政策措施。在继续保持两个产业“双轮驱动”的基础上,将集成电路产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注重人才的核心地位。“我们在《若干政策》开篇即提出人才政策,针对人才迫切需求,增加了高层次人才引进、人才住房补助等人才感受度较高的特色举措。”市发改委副主任裘文进表示,“十四五”时期,吸引和培养高质量人才是上海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核心举措。
“产业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人才。”市经信委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副处长何炜表示,为了加快推动本市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充分发挥高级人才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激励设计人员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和集成电路产品,本市专门出台相关产业政策给予软件和集成电路核心团队、设计人员奖励。
《若干政策》中指出,要优化研发设计人员和重点企业核心团队奖励政策,对于首次突破相关年度主营业务收入条件的集成电路企业和软件企业给予分级奖励。支持重点企业引进人才,加强重点企业人才住房保障,经行业主管部门认定的集成电路企业和软件企业纳入市级人才公寓保障范围,国家级集成电路创新平台研发人员纳入市级人才租房补贴范围。加强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建设,推动本市集成电路生产线和中试线向微电子学院开放。建立软件人才职业资质认证与职业能力评价衔接机制。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结合上一轮政策实施情况,以及新时期内外部环境特点,《若干政策》中支持对象更加聚焦集成电路制造、装备、材料等核心环节和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新兴技术软件等基础领域。
市科委二级巡视员陈宏凯表示,围绕规划落实和集成电路“上海方案”,市科委设立集成电路专项,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力度。重点面向光电子与微电子、化合物半导体、智能计算等领域和先进光刻、光子芯片、EDA(电子设计自动化)等方向,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解决核心装备、关键材料和战略产品的技术瓶颈问题。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处处长张彤表示,临港新片区在加快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方面也出台了相关举措,聚焦汽车电子、5G等重点领域EDA设计工具及关键IP开发,积极布局智能传感、人工智能、功率芯片等高端芯片。聚焦集成电路材料,瞄准先进工艺、特色工艺,推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工艺线建设,推动集成电路装备产业规模化发展。
在重点园区和科创平台建设方面,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将推动集成电路特色园区和创新平台建设,形成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打造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核心产业集聚平台。同时,还将实施更加精准的扶持政策,加快培育一批“独角兽”“专精特新”“隐形冠军”等科技含量高、拥有核心技术和产品的集成电路高科技企业。
政策扶持产业链“全覆盖”
《若干政策》对上海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均提出了不同扶持政策,同时,也根据产业链不同环节将要面临的发展瓶颈提供了政策解决方案。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奕武表示,新一轮政策针对不同发展期的企业,量身制定了配套政策,既有中小企业产能保障,又有中大型企业资金保障。
在企业培育支持政策方面,《若干政策》对以下三类项目予以重点支持:一是零部件、原材料等自主研发取得重大突破并实现实际销售的集成电路装备材料重大项目;二是EDA、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信息安全软件重大项目;三是对设计企业利用上海市集成电路线宽小于28纳米(含)工艺生产线进行流片给予一定支持。同时,进一步加强集成电路中小设计企业产能保障,优化软件平台培育机制。
“上海软件产业将在《若干政策》的引领下,实现由大变强的能级跃升。”市软件行业协会秘书长姚宝敬认为,随着政策、人才、资本等要素配置的优化,上海将进一步集聚海内外的云原生、类脑智能、隐私计算、低代码等新兴软件技术的创新创业力量,增强数字化底座建设的技术支撑能力,赋能数字化转型的广域化、纵深化发展。
姚宝敬表示,“十四五”期间,上海软件产业营收规模有望突破1万亿元大关,国内外上市软件企业有望接近百家,产业整体实力将跃进全国第四位,继续保持优势地位。
除此之外,《若干政策》还新增长三角发展章节,通过长三角产业链协同发展,建立覆盖长三角区域的揭榜挂帅机制,支持装备企业开拓长三角市场,打造产业发展新生态。(记者 俱鹤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