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漫长岸线管理属地化个性化应建立在执法统一性基础上

2022年01月24日 09:06:19 来源: 解放日报

    “人大代表要对一件事情保持长期关注,明年后年要持续跟踪。如果只是关注一次,就不算把事情做好了。”在上海两会会场上,市人大代表、上海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陈丹燕接受采访时笑言,今年是自己履职的第十个年头,到了这个节点,“可以说真正体会到了代表工作的要点”。

    连着五年,陈丹燕都提交了与滨江相关的建议。今年她也继续围绕上海“一江一河”公共岸线管理,提议制定滨水公共空间专项规划,赋予其等同于城市规划的法律地位。

    她表示,近年来“一江一河”滨水公共空间发展工作成果令人振奋,“从1865年上海开埠以后只有1公里的黄浦外滩公共空间,到现在黄浦江沿岸45公里滨江公共空间成型、苏州河滨水公共空间42公里基本贯通,上海有了它崭新的城市样貌。”

    不过,她也指出,由于漫长滨水岸线的属地化管理,目前仍是在“一江一河”办的指导下由各区分头按需制定管理条例,未能上升到可以分工明确、统一管理的层面。而且已有法律、法规和城市规章尚未形成针对“一江一河”管理的执法依据,无法使公众在功能不同的滨水空间自觉遵守行为准则。

    陈丹燕建议,按照已经贯通、并向市民开放的“一江一河”公共空间地理位置,制定专项规划,使之具有等同于城市规划的法律地位。通过划分不同区域的不同功能,使得“一江一河”既保持执法的统一性,又尊重各个区域不同的特性。

    针对管理法规缺失,她认为应该梳理整合已有的、适用于“一江一河”管理的法规以及城市规章,将不同区域个性化治理建立在法律保障的基础上,并落实可以统一管理“一江一河”的执法主体。(记者 周程祎)

    

【纠错】 [责任编辑: 史依灵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437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