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数“治”城市,问科技要力量

2022年02月13日 09:07:32 来源: 新民晚报

    基层是实现源头治理的关键,如何发挥“两张网”作用、深挖数据金矿,探索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在上海,无论是是老城区还是新社区,创新管理方式、问科技要力量,让城市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

    浦东花木街道:精准防控无微不“治”

    东方艺术中心、上海科技馆、新国际博览中心……拥有众多地标性建筑的花木街道是典型的超大型社区,辖区面积20.93平方公里,面积甚至超过了浦西的一些区;但街道仅配备65个公务员、两个派出所,管理力量只有浦西某些区的三十分之一。

    如何用“小”管理力量撬动高效能治理的样板?上海第一个街镇级的数字孪生城市应运而生。花木街道与上海市测绘院、脉策科技(城市数据团)启动“数字孪生城市”建设项目,共同建起一座独特的“城”。

    数字孪生城市是什么?花木数字孪生城市技术总负责张逸平介绍,它是在数字世界建设一个和真实世界一模一样的城市,仿佛是一对双胞胎。“以疫苗接种为例,孪生城市可以掌握街道内完成了两针疫苗的注射的居民数据。有了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动员居民接种第三针加强针。根据标签,还可以精准找到独居老人、残疾人等一些特殊帮扶对象,在疫情防控期间和日常服务时可以给予特殊关爱。”

    每年春节前夕,街道都要对辖区的困难人群开展帮困工作。过去该项工作主要依靠居委日常了解和实地排摸来发现和确认对象。今年,花木街道采用了全新的方式。“在市民身份标签的基础上,建立了多重困难对象挖掘模型,对街道内的所有居民的经济困难情况分析计算。在帮困工作开始前,给每个居委一份各自居委困难人员的清单。居委社工可以以这个清单为基础核实和确认,很大程度减少了社工排摸的工作量,还发现了不少之前居委并未掌握的情况。”花木街道城运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

    数字孪生城市的“威力”还不止于此,它在发现安全隐患方面能够“上天入地”,发挥积极作用。新年以来,根据上海“促发展、保安全”大走访、大排查工作部署,花木街道开展了辖区内建筑物安全隐患和排查,排查出的安全隐患都通过扫码填表落到实处。针对目前排查出来的隐患,有关部门将进一步细分类别,根据轻重缓急落实责任人、时间表来推进整改。“我们的数据采集还在不断推进,现在正在进行6类地下管道三维地图建设。完成后可以针对石油、天然气等危险管道穿越相聚的地方做系统性的风险提示,这就是数据采集量足够大之后将产生的城市治理正效应。”张逸平说。

    如今,花木街道在现有系统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升级,融入更多新的智能算法,让孪生空间从地上拓展到地下、物联感知从摄像头到全要素管理、孪生时间从现在到未来的仿真,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增强公共服务的情境智能、发展更多应用能力,持续推动城市治理物联、数联、智联。

    静安临汾路街道:“数字吹哨”推动基层治理“智”变

    近日,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社区自治办公室干部董杰的手机,收到“数字驾驶舱”自动推送的一条短信,提示保德路425弄小区业委会距离到期换届已不足8个月。董杰立即督促居民区党总支尽快启动业委会换届选举改选工作,保证基层小区“三驾马车”运行不断不乱。记者11日采访了解到,在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临汾路街道立足现有的信息化基础和发展优势,充分发挥民情日志·数字驾驶舱“数字吹哨”场景应用的作用,让数字“开口说话”,推动基层治理进一步“智”变,为居民提供贴心服务。

    临汾路300弄某号有一住户水表数据异常,超出该户正常用水量,疑似存在“群租”现象。街道“民情日志·数字驾驶舱”发出数据异常预警信息,街道城运中心工作人员接到预警后,立即通过“一网统管”平台,派单到汾西路261弄居委会。居委会干部立即上门调查,发现该户违规将客厅、房间分割后租赁出去,总计租住8人,确属“群租”。居委会又迅速通过小区物业,联系业主要求拆除隔间、恢复原有房间面貌和功能,一周后再上门复查整改情况。

    “民情日志·数字驾驶舱”是临汾路街道特有的民情信息大数据系统,集深度分析、智能应用、风险预警、辅助决策于一体。街道打通区级2个、街道级11个应用子系统,所有数据经过清洗后,汇入“民情日志”大数据库,将其建设成为街道层面“一网统管”平台的“数字底座”,目前已汇聚千万级体量的民生数据。在海量数据的基础上,街道探索了以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应用为目标的“数字驾驶舱”算法分析工具,全面感知社会事项及公众所需,为政府决策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在群租识别应用上,街道与辖区供水、电力等单位通过党建联建,实现了居民生活用水、用电等数据的共享,并通过对房型、面积、登记常住人口、楼层等数据交叉比对,构建起疑似群租识别标准模型。通过“数字驾驶舱”的“数字吹哨”,为“群租”行为快速发现、及时处置提供了科技支撑。今年春节,街道运用“数字吹哨”辅助,确认了“群租”30户,极大地提高了治理群租的精准度。

    街道还实施“民情日志+精准帮扶”模式开展救助工作,通过对接大数据平台和检索分类标签,主动匹配救助人群,完善主动发现机制,将精准服务落到困难群众身上,实现“政策找人”落实落地。

    数字赋能,效率治理,创新运用数字化手段,为基层治理减负提效。通过对数据的分类归集和智慧加工,街道开发了主动推送提醒信息、在线审批业务表格、自动审核人员信息等功能,有效升级基层干部的治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让他们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群众做实事。结合社区大脑和数字驾驶舱,通过大数据中心平台和云计算,将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相互融合,达到工作提醒主动化、风险识别自动化、决策管理智能化。

    目前,临汾路街道已实现10余个场景的“数字吹哨”功能,如“用水异常”“门诊大病”“群组预警”等,累计智能报警超4000次,有效帮助基层干部主动发现问题,及时服务居民,提高治理效率。(记者 宋宁华 江跃中)

【纠错】 [责任编辑: 许超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46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