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位外籍教师谈上海城市软实力和在沪从教感受

2022年02月26日 09:15:53 来源: 新民晚报

外籍教师在座谈会上畅谈“城市软实力”话题 陶磊 摄

  作为上海国际化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外籍教师有哪些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在沪从教这些年,他们观察到哪些变化?对生活的这座城市又有哪些期待?前天下午,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的8位外籍教师相聚长宁区教育学院,参加由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城市软实力”外籍教师座谈会。

  教学上有哪些新理念?

  加拿大人Andrew Mcgillivray来沪生活已有7年,曾在国际学校当过4年化学老师,后来在中学教授英语相关课程。他说自己很少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比如,帮助他们学习如何表达自己、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这远比考试、作业重要得多。我想,这其实是在提升学生们的‘软实力’。”他幽默地表示。

  来自美国的Ian 、Fraser可能是现场所有老师中与上海结缘最早的一位:他1岁时就来过上海。“我的母亲是上海人,每年夏天我都会来这里。”Fraser目前在长宁区就职于3所小学,创新、合作与交流是他教学中的关键词。“我让学生换小组交流,并轮流担任组长,因为人生就是这样,你会遇到不同的人、接受不同的挑战。我常常问学生‘为什么’,希望以此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有时我故意给出错误答案,让学生来发现。”他分享的教学理念得到现场不少人的认同。

  座谈会上,大部分老师从事英语教学。面对一些性格内向、不敢开口讲英语的中国孩子,美国老师Kirkland Kenney乐于从自身教学方法上下功夫:“了解孩子们的想法很重要,比如,他们为什么不敢开口。另外,我会教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真实英语’,而不是那些他们不熟悉的内容。当他们了解了相关背景,就会更敢于开口表达。”

  从教期间有哪些变化?

  在上海从教这些年,外籍教师们感受着这座城市教育环境的不断优化。Ian Fraser觉得最大的变化是政府部门与外籍教师有了更好的互动。“以前他们会跟外国老师说,你要教这个和那个。现在,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学校层面,更多听取老师的建议,大家一起合作,给予孩子所能获得的最好教育。”

  定居中国5年的爱尔兰老师Andrew John Fisher在复旦中学教了3年英语,对上海的教学环境十分认可。如果要说教学中有什么难点的话,他觉得或许就是“用英语讲中国故事”。事实上,文化差异既是国际化教育进程中不可避免的挑战,又是颇具吸引力的特色。

  加拿大老师Maria Jose Orellana同样将中国文化融入教学。“前不久,我们讲了春节的故事,比如贴窗花、打年兽。这个过程也是在传递爱,塑造孩子们的价值观。”

  非裔美籍教师Max Duroseau是个活泼开朗的大男孩。他说,选择来上海,是因为这里的开放包容,乐与国外交流;选择长宁,是因为这里的国际视野。“我能帮助孩子们提高英语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感受到教学相长。”谈到未来,他希望能有更多机会了解上海的文化、历史和发展历程,这对外籍教师的职业发展也很有帮助。未来生活有哪些期待?

  英国老师Alan Smith来中国10年了,就职于市三女中。他说,刚来的时候对未来一无所知,感到迷茫。10年过去了,他感受到这座城市在文化、艺术、商业等各方面的发展。“很高兴能与这座城市、这里的人一起成长。”他说。

  座谈会所在的长宁区拥有不少国际化社区,目前在长宁生活的外国人大约有7万人,约占在沪外籍人士的三分之一。对于未来的生活,外籍教师也有不少新的期待。

  英国老师Sharman Sarah是一位“宠物控”,她在上海养着一只狗和三只猫。她觉得上海是一座对动物很友好的城市,并提出了更高的期待:拥有更多对动物友好的空间,鼓励人们收养和帮助那些流浪动物。

  和现场不少老师一样,美国人Kirkland Kenney三句话不离本行,他希望不同学校的学生之间能够加强交流,多交朋友,此外“双减”也是他所关注的。“‘双减’之后,孩子们没有家庭作业了,我想问有哪些平台可以让我上传一些英语故事给孩子们在家听?”他提问后很快就得到了积极反馈,或许这会儿他已经开始着手新的教学尝试了。(王佳烨)

【纠错】 [责任编辑: 沈梅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48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