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呵护最柔软的心——上海推出孕产人群心理调整门诊

2022年03月08日 20:32:50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上海3月8日电(记者程思琪、王默玲)“我们不仅要关心孕妈妈的身体,更要呵护好她们最柔软的心。”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君说。

  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此前正式开设女性心理调整门诊,李君作为这一初创科室的全职医生,道出了这个门诊特殊的意义,“心理健康问题在怀孕人群中并不鲜见。怀孕期间体内激素水平的显著变化,可以影响大脑中调节情绪的神经传递素的变化。这会令孕妇比以往更容易感觉焦虑,容易形成围产期抑郁症。”

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君正在心理调整门诊做准备工作。(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一位咨询过心理门诊的准妈妈孙女士表示,作为白领女性,她一直在学习各种孕期知识,但伴随着各类手机应用的推送消息,内心的焦虑却有增无减。“前三个月是流产高发期。”“胎儿停胎有什么征兆?”“吃什么东西会导致孩子畸形?”……因为体内激素变化和对孩子的担心,孙女士开始失眠,隔三岔五还会整夜睡不着,即使睡着了也经常做关于宝宝的噩梦。

  “对已经有了焦虑、失眠、抑郁问题的孕妈妈来说,下定决心去看心理门诊并找对治疗方法,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孙女士说,一方面是因为孕妇身体处于特殊阶段,精神卫生门诊的医生通常难以给出治疗和用药方案;另一方面是家庭成员缺乏对孕妇精神健康的重视,“他们不理解为什么你要因为心理问题而兴师动众地看病,更不愿意看到你为了治病而吃药,尽管这些药物是基于医生专业的知识和判断下开具的。”

  “我们之所以面向孕产人群开设这个心理调整门诊,就是为了更加全面地呵护好育龄女性的身心健康。”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童兴海表示,目前来说孕产妇的心理健康工作还未得到足够关注,“随着社会进步,年轻人群工作压力增加,育龄女性对于生育的了解也更加全面,对于生育这件事的焦虑和紧张随之增加,全社会对于育龄女性的生育问题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指导。”

  目前,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已将心理问题筛查纳入产检项目中,准妈妈们来院建卡时就能够通过填表方式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李君介绍,通过填写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妊娠相关焦虑量表、分娩恐惧量表等心理问卷,在孕早期基本就可以筛查出大多数孕期心理问题疾病。一旦发现问题,医生将会采取一些音乐疗法、放松疗法、沙盘游戏等方式逐步治疗孕产妇的心理问题。

  “孕产妇的心理问题同时也是社会与家庭的问题,所以我们还开设了准爸爸课堂,让准爸爸们充分学习孕产知识,也让他们全程参与到孕期过程中,孩子父亲的全情参与会缓解掉不少准妈妈们的焦虑情绪。”李君说。

  “妈妈心情愉悦,肚子里的宝宝也是会感受到的。”童兴海说,“我们希望能为育龄女性,尤其是孕产人群提供可触及的生育问题心理辅导,让每一位孕妇都能成为快乐妈妈。”

【纠错】 [责任编辑: 许超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50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