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场地增窗口增人手,收获市民配合与感谢
岳阳医院24小时核酸检测点。 记者 袁婧 摄
为配合疫情防控需要,连日来,上海市民的核酸检测需求有所增多。
那么,本市的核酸采样点情况如何?医疗机构有什么应对措施和特别提醒?未来这段时期,市民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前昨两天,记者采访沪上多家医疗机构后获悉,为缩短市民采样等待时间,不少医院通过增场地、增窗口、增人手等应急预案,逐渐“消化”采样客流。
根据上海市卫健委的最新消息,本市核酸采样点进一步优化、扩容,目前有201家医疗机构面向市民提供核酸检测服务。
市卫健委同时提醒市民,请提前通过网络、电话等平台预约、确认检测点服务情况;参加采样期间,全程佩戴口罩,保持一米以上距离,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工位不歇,标本转运不停,实验室检测不休
“采样的人可以换,但工位不歇、标本转运不停、实验室检测不休;采样工位一直在增加,从6个到8个到10个到12个……力争让排队等候时间最短、标本转运最快、报告速度及时,经历48小时连轴转的采样高峰,终于迎来今天这当下的画风。”昨天下午,同仁医院院长马骏发了一条朋友圈,还配了一张图,这是该院的核酸采样队伍“从白天到黑夜”逐渐缩短的现场照。
这两天,发现采样需求有所增长后,同仁医院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包括组成应急核酸采样队等等。该院核酸采样工作负责人戴云告诉记者,客流最高峰时,医院12个点位全开,扫码墩、条码打印机等由医院信息部门第一时间配套到位。疫情两年多来,这个24小时核酸采样点历经此前国庆、春节等一次次“压力测试”,已积累了不少经验,会根据现场情况一步步往上“加窗口、扩场地、增人手”。
在徐汇区中心医院,为尽最大可能疏导采样客流、减少人员交叉感染风险,医院专门在大门前竖起特别提醒:“社区排查人员核酸检测请至襄阳公园。”在距离这家医院500米左右的襄阳公园,可见白色遮阳篷一字排开,这里成为临时的社区排查人员核酸检测专场。
记者注意到,除了硬件上的扩容,软件尤其是数字手段的应用,提升了不少前来采样的市民群众的“获得感”。
作为沪上24小时核酸检测机构之一,中山医院在门诊、急诊等开设了多个点位的核酸采样窗口,其中,设在平江路门诊外的一处点位,一块巨幕式核酸采样电子预约指导,被不少市民点赞为“保姆级教程”。“不用带医保卡、身份证,只要一部智能手机,实现手机电子医保凭证直接扣费,完全不怕看不懂,跟着操作便是了!”有市民如是说。
200次挥臂手不停,更多医护主动加入采样志愿服务
坐落于虹口区的岳阳医院,同样也是一家24小时核酸采样点。“1名采样人员1个窗口1小时采样100人,几乎是手不停的节奏,反复挥臂。有同事说,200次挥臂后,手已经没有感觉了。我们尽量安排4小时换班,让采样的医护休息一下,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岳阳医院医务处处长赵震宇告诉记者,该院的核酸采样工作由护理部与检验科协力完成,采样主力是90后,也有70后、80后。
目前,医院也已经安排了应急采样备用队,不少医务人员自觉在结束本职工作后投入“采样志愿者工作”。
赵震宇告诉记者,与采样客流配套,医院PCR实验室已进入24小时灯火通明不停转的节奏。“检验科的检测人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3-4小时一轮,全神贯注上岗。高峰时,机器几乎不关机,10多名检测人员轮班上,一份份核酸报告就是这样出炉的。”
令这些医务人员感慨的是,虽然这波核酸采样等候时间比以往要长一些,但市民普遍配合。“市民对这些防疫举措是理解的,有的还特意向我们表示感谢,我们也很感动。”戴云说。
核酸采样牢记“四要三不”,保持距离戴好口罩
考虑到防疫安全,瑞金医院向广大市民发布提醒:核酸采样牢记“四要三不”,尤其要注重保持距离、戴好口罩!
“四要”是:要戴口罩,核酸检测务必全程佩戴口罩;要有距离,检测时保持与前后检测者的距离;要快速测,检测时脱下口罩张嘴采样,检测完起身就戴口罩;要屏住气,采样时尽量屏住呼吸,不咳嗽和打喷嚏。
“三不”是:不要触碰,尽量不接触台面和窗户等处,不把手机、钥匙、身份证等物品放在采样台上;不要吐痰,不在周围垃圾桶吐痰,采样棉签是无菌的,刺激产生的痰液可以直接吞咽;不要停留,采样结束后立刻离开医院,6小时左右可以在“健康云”上查结果,不用在医院等待核酸报告。
瑞金医院同时提醒广大市民,核酸采样结束后,记得洗手,做好手部消毒。
上海市卫健委表示,将持续优化区域核酸检测采样点的布局,完善服务流程,方便单位或个人预约开展新冠核酸检测采样。市卫健委也将对相关机构加强监督和指导。
疫情当前,公卫专家也一再提醒市民,请牢记“三件套”“五还要”,坚持做好个人防护,一旦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主动及时就医,保护自己也保护家人。(记者 唐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