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丨“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请相信,“春寒”之后万木春
半月谈评论员 田晨旭
“上海市客运站暂停运营”“吉林省禁止本省人员跨省、跨市州流动”……又一轮疫情让多地被迫按下“慢行键”,很多人在措手不及的同时陷入焦虑。面对这场“倒春寒”,不少人在网上发出感叹:“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寥寥数字诉说着人们三年来的不易与辛酸。
对每一个普通公众而言,关于疫情的回忆总有沉重的色彩。无论是首个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英雄之城”武汉,还是三年来出现病例零星散发的城市,每一次疫情都意味着人们的生活会偏离正常轨道。对病毒的恐惧,对隔离的烦躁,对未来的焦虑,乃至因疫情而意外发生的人生悲剧……凡此种种,都可以理解,也有人会产生“躺平”的懈怠心理。
然而,越困难的时候越需要坚持,如果半途而废,三年来的付出又有何意义。疫情防控是一场持久战,病毒不会因人类的恐慌焦虑停下脚步,却会在每次麻痹大意中乘虚而入。
我们应该铭记,在一次次疫情阻击战中,尽管付出了一定代价,但我们总能在逆境中齐心协力、携手前行,实现一定防控成本下快速控制疫情,恢复生产生活的良好防控效果。
我们不应忘记,在此前的一些零星散发疫情中,正是侥幸心理、倦怠心理为疫情大开方便之门,将本应平静的生活再次拖入疫情的深渊。绷紧疫情防控的弦,是应对复杂的世界疫情形势的清醒认知,更是守护我们共同期待的美好生活的科学之策。
政府部门也要充分理解每个普通人在疫情下的不易,在顾全大局、胸怀全局的同时,关照到百姓的柴米油盐。疫情持续,民生多艰,一些“一刀切”式的防疫举措,固然能控住疫情传播,也难免会抑制社会经济活力,应及时反思、调整。
当前,尽管疫情多点散发,但我们仍然能够在“没封城也不必封城”的态度中看到信心,在新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更为精准科学的防控举措中看到底气。
人生在必经的“寒冬”里,也带着必然的希望。三年来,中国人民一次次战胜疫情,一次次惊艳世界:2020年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摆脱绝对贫困;2022年如约奉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答卷……事实证明,只要保持定力、稳住信心、全民协作、科学应对,纵使疫情反复,纵使千难万阻,我们终将重新按下“快进键”。请相信,“春寒”之后万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