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海方舱里的救治与生活

2022年04月12日 09:10:39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上海4月11日电题:上海方舱里的救治与生活

  新华社记者潘旭、杨有宗

  10日凌晨0点30分,随着一声婴儿啼哭,一位在临港方舱医院内的孕妇被转运至定点医院后顺利生产,母子平安,而这距离医疗队发现孕妇异常才两小时。

  “我们会尽全力帮助你走好这一段人生旅途,你自己也要努力。”医护人员温柔安抚的身后,是沪浙两地医疗团队紧张而有序的工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一手准备转运至定点医院,一手准备在方舱内接生。

  连日来,紧张与温情遍布在上海全市100多座规模不一的方舱医院里,医护人员一刻不停地忙碌,换来的是医患间友爱的相处。

  在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的“亲子舱”里,300多名孩子们被这样疼爱着:他们时而讨论作业,时而由家长带着去特定的空间跳绳、踢毽子,还经常拉住“大白”要求合影留念,牛奶、纸尿裤、玩具等各类儿童物资“纷至沓来”……

  “孩子们都很配合,测体温时主动抬头,测核酸时主动张嘴,我们很忙但效率很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护士朱萍说。

  “来之前担心方舱医院的环境,尤其担心和孩子分开,来之后就放心了。”患儿萌萌的母亲说。这对母子3日被转运至这里的“亲子舱”,母女俩住在一个小隔间里,两张床之间放置着一个床头柜。入住后,萌萌还做起了“小主播”,录制短视频介绍起了“亲子舱”内各种设施,并发到了互联网上。

  看到“亲子舱”里的打印机“吐出”试卷,网友打趣地留言说:“除了不上网课,孩子的愿望在这里都满足了。”

  距离“亲子舱”不远的W3方舱内,在《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歌曲声中,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援沪医疗队队员和患者一起跳起了广场舞。

  “这个舞曾在武汉各方舱医院得到推广,利于轻症患者放松心态、锻炼身体,对患者早日康复有帮助。”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援沪医疗队队长、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副院长李志强说。

  在石龙路方舱医院里,山东省援沪医疗队集思广益,将舱内五个区域分别取名百合、玉兰、牡丹、山茶、丁香,每个分区还配了一句祝福语,比如“百合寓意百事和合,愿您万事皆胜意”。“这些都是为了鼓励患者树立康复信心。”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急诊科副护士长吴涛涛说。

  在花博园复兴馆方舱医院里,医护人员教患者慢跑、跳舞、做操等日常康复项目,还针对性地宣教一些基本防疫知识和保健知识。

  这一幅幅温情场景的背后,是医护人员持续紧张的工作状态。一周前,当安徽省援沪医疗队入驻花博园复兴馆方舱医院时已是下午时分,根据计划,当晚就将接收第一批患者。

  换上防护服疾步进舱后,医护人员迅速围成一圈开会,再次明确收治流程。“必须要注意所有患者可能出现的情绪。”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医疗队员朱明华站在中间反复说,而一旁几位清点物资的医护人员无暇回头,大声应和着说“好的”。

  各个方舱医院内,护士台是最忙碌的地方。在临港方舱医院接收首批患者的舱内,医生和护士们在护士台里围站在一起,一边看着患者信息一边对窗外的护士布置工作。

  “我们都是四个小时一班,但很多人的班次都排得密,甚至还有连上两个班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士戴娟说。记者采访时,她上一个班结束后,只休息了四个小时,又进舱上班。

  “我们无论是在哪工作都是为了患者康复,只要他们好就行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医生韩栋出舱后对记者说。

【纠错】 [责任编辑: 许超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553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