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超9000个常态化核酸采样点医废如何处理?
上海按照“步行15分钟核酸服务圈”标准,已布局设置常态化核酸采样点9000多个。记者获悉,为确保这些便民采样点医废垃圾应收尽收,上海环境通过固处公司客服+上海环境医废应急服务对接专班的模式,摸清情况,来合理调配运力,做到新增医废日产日清。
5月4日起,应急服务对接专班完成第一批常态化核酸社会采样点调研工作,通过电话联络了解核酸检测点位设置及医废清运计划,涉及浦东、静安、徐汇、虹口等11个区177个点位。5月8日,专班又派出3路小队,分赴虹口、黄浦、金山、奉贤等区核酸检测点位现场踏勘。
经过前期的电话沟通以及现场踏勘发现,这些常态化核酸采样点产生的医废垃圾品种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采样人员防护用品、消杀用品、采样品包装及采样用品等,一般均装在医废专用的黄色袋子和黄色垃圾桶内。另一类是核酸采样管。各个常态化核酸采样点医废收运模式不尽相同,有全部由核酸采样点工作人员自行带回检测机构,有由街道安排专人收集清运,有由街镇负责短驳至中转点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如何将点多、面广、量大的常态化核酸采样点产生的医废垃圾,接入上海目前的医废处置体系?上海环境相关人士表示,常态化核酸采样点产生的医废垃圾,将由工作人员、各区清运人员等运达各检测机构、医废中转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医疗机构,然后就纳入到全市医废正常收运体系。
若某点位因核酸采样人数增加,而导致当天医废量上升,且增加量超过了原收运车的运输能力,上海环境固处公司将根据实际医废产生量情况,通过更换更大容量的医废专用收运车或增加收运车次的方式,确保实现应收尽收、应转尽转、日产日清。(记者 裘颖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