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石化街道有序助推商业网点复工复产
新华网上海5月11日电(记者李荣)近日,位于沪郊金山石化街道卫清西路的一家品牌面包店,设置了“出入口”,居民必须戴口罩、扫码、测温,间隔两米有序进入。
面包店的店长朱鹏鹏介绍,线上向街道申请开业,经过街道的集体研判、现场指导、检查验收后,这家商铺恢复了营业。相关部门还提供了一些口罩等防疫物资。此前,这家门店歇业一个月了,这两天的销售量,已经恢复到平日的水平。
金山是上海防疫“成绩”较好的区域之一。如今,在满足居民“柴米油盐”基本生活需求之外,“一袋面包、一块炸鸡”,为当地带来了更多的“烟火气息”。
据了解,当前,石化街道通过“一店一研判一方案一承诺一验收”的方式,逐步分批有序地开放“线上线下”商业网点。辖区内商超、母婴店、药店、零食店、面包店等39家商业网点,恢复了线下营业,大多店铺采取闭环管理。
在恢复营业前,由街道营商办、综合执法队、市场监管所、建管中心等组成的联合执法队,逐一现场指导商业网点做好恢复线下营业的准备,检查验收后,贴上开业标识,进行全面消杀。
“我们根据面积,规定所有线下商业网点的管控客流,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石化街道营商办负责人介绍,恢复营业店铺的所有员工,都需要每天进行核酸检测,佩戴了防护面罩、口罩、医用手套这样的“防疫三件套”,才可以上岗。
“今早什么时候进行消毒的?消毒水浓度是多少?”……在街巷里,联合执法队的队员每天巡查经营场所,了解清洗消毒、供应物价、从业人员健康的情况,询问食品采购的来源渠道,确保符合安全要求。
队员何广顺说,监管执法人员对原材料采购进行监督,要求商户按规定做到索证索票和信息追溯,不采购不明来源、不符合要求的食材。同时,保障场所空间的通风消杀,对不规范的地方,要求第一时间完成整改。
强丰丰鲜超市,是石化街道最新一批恢复营业的商业网点之一。经理褚伟伟非常高兴:“街道和周边的居民区,为我们加派了志愿者,进行客流的引导和测温、扫码,解决了我们店里人手不够的难题。”疫情在稳定,城市在恢复,市民的生活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