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来上海PM2.5年均浓度下降56%
2012年11月16日,一张写有当天7时AQI(环境空气质量指数)的图片首次挂上上海环保部门的微博,图中黄颜色的“空气宝宝”面露微笑,意味着空气质量为良。
将近十年后,上海市民对AQI早已不陌生,全市十多个监测站点的空气质量实况、未来72小时全市空气质量预报……能够快捷地从网站、手机客户端、地铁车厢显示屏等渠道掌握,是外出活动的重要“参谋”。
这些数据见证了上海空气质量显著改善:从2013年的62微克/立方米到2021年的27微克/立方米,PM2.5年均浓度下降了56%,达到“史上最低”。二氧化硫、PM10、二氧化氮的年均浓度也在2021年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低值。
越来越频繁地刷爆上海人朋友圈的“水晶天”,已成为上海不遗余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生动写照。
洞悉“密码”
2天严重污染、4天重度污染、3天中度污染,PM2.5最大小时浓度超过600微克/立方米……2013年12月,上海连续9天的空气污染让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伏晴艳至今记忆犹新。
“污染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很罕见。”伏晴艳表示,这让社会各界的相关人士深刻意识到,等污染来了再启动预警和应急减排措施,为时已晚,必须“跑到雾霾前面”,推动防治方式从末端向源头转变,弄清楚成因和来源,消除“病根”。
一年多以后,科研人员绘就上海首张PM2.5“基因谱”,进而得出区域影响和本地污染排放贡献率“三七开”等重要结论,为上海“十三五”大气污染治理指明了方向:充分做好本地大气污染防治,同时加强区域污染联防联控和重污染预警联动。
“基因谱”的绘就得益于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上海2006年开始试点开展PM2.5自动在线监测,截至2021年底,上海已建成19个国控点、54个分区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点、数千个固定监测点,构建了系统、完备的监测网络,是洞悉大气污染“密码”的眼睛和大脑。
在浦东大气超级站,有一根醒目的白色“圆柱”,这是一台激光雷达,它发出的光束遇到沙尘中夹带的大颗粒便会折射,根据颗粒形状的不同呈现不同的反射波,据此判断沙尘的组成结构和发展趋势,支持监测单位对空气污染做出分析,建立对应处理方案,及时向公众发布预警。
近年来,一批全新的监测设备用来填补固定监测点“看不到”的盲区。它们搭载上公交车和出租车,每5秒向平台上传一次监测到的大气污染物实时浓度。这些覆盖数千条路段的行车数据被生态环境部门“翻译”成由10种颜色构成的彩色线条。色彩“不健康”的线条所在路段将在系统内被点名,管理部门据此开展精准治理。
通过监测积累了丰富数据,就能在锁定污染源的基础上,给它们“画像”,进而对症下药。
有的放矢
2013年11月的第一天,不少加油站的服务员反复回答着同一个问题:“93号换成92号了?”
从这天起,上海全面供应国五标准汽柴油。半年后,上海提前实施机动车国五排放标准,比国家整体计划提早了4年。
提早行动的背后,是对严峻形势的充分认知及对空气污染症结的详细掌握。2015年初上海公布的首张PM2.5“基因谱”显示,上海机动车产生的废气等污染物排放对城市中PM2.5的贡献率达到25%左右。使用更环保的国五标准车用汽油,可有效减少尾气污染。
这只是上海解锁大气污染“密码”后得到的清晰路径之一。“2013年是上海系统性治理大气污染的‘元年’。”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周军表示,这一年,上海首次以专项行动计划的方式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启动实施的《上海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3—2017年)》聚焦能源、产业、交通、建设、农业、社会生活等六大领域,明确了187项任务措施,重点解决产业结构偏重、能源过度依赖石化燃料、运输较多依赖公路运输等污染症结。
因为治理有的放矢,上海在2016年底,提前一年完成国家下达的主要目标任务,PM2.5年均浓度首次降至39微克/立方米。
然而,大气污染的“密码”并非一成不变。随着PM2.5污染治理的深入,一种“蓝天下的污染”开始突出。从2017年起,臭氧取代PM2.5,成为上海大气治理领域的首要污染物,其作为首要污染物的污染天数超过了PM2.5。
面对PM2.5污染形势依旧严峻和臭氧污染日益凸显的双重压力,2018年,新一轮清洁空气行动启动,持续推进重点领域、行业的深度治理,强化电厂、锅炉、重点企业、工业挥发性有机物及移动源的污染防控。
又一轮清洁空气行动即将收官,上海胸有成竹。去年,上海已有335天空气质量为优良,AQI优良率达91.8%,较2013年提升了39个百分点。
多元共治
以监管执法倒逼企业治理大气污染,是常规思路,上海则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通过市场机制这只“无形之手”,让排污者从“要我治”转变为“我要治”。
2015年底,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试点启动,上海根据排污者污染治理情况和排放水平,实施差别化收费政策,减排企业可“打折”。
试点效果达到预期。截至2017年10月,第三阶段试点行业的挥发性有机物核定排放量为0.69万吨,收费金额为1.34亿元,相比第一阶段,收费反而减少了300万元,而挥发性有机物核定排放量减少了近一半,这还是在第三阶段试点行业增加了至少一倍的基础上。
排污许可相当于一份“合同”,标明企业每年允许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总量、排放方式和去向等内容,要求企业作出承诺。
上海在全国率先试点排污许可制度。2017年6月,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上海首家获发国家版排污许可证的单位。
“获证后的三年,每年的颗粒物排放总量都限制在244.49吨以内。”企业代表坦言,这个限值是根据企业2015年的实际排放量核算得出的,可谓“卡到喉咙口”,但从长远来看,优胜劣汰,势必有一大批低水平企业因为通不过排污许可审核而被清退出市场,那时更良好的市场环境就是回报。
截至2020年底,上海累计核发排污许可证5648张,基本实现了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的全覆盖。
依靠“单打独斗”的治理模式是低效、不可持续的。针对大气污染的跨区域等特征,上海在治理上始终坚持区域联动、多元共治。
2013年,长三角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成立。在此推动下,三省一市协同推进区域高污染车辆限行执法,区域同步提前实施轻型车国六排放标准、换用国六汽柴油,全面落实“三油并轨”,协同推进区域柴油货车污染和港口专项治理,圆满完成连续四届进博会等重大活动的大气环境质量协同保障任务。
截至目前,依托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长三角区域已实现400多个站点空气质量常规监测数据、10多个大气超级站和2000多家重点源在线监测数据的共享。在此基础上,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图上个月出炉,这是国内首次由地方层面共同公开发布跨省级行政区域空气质量预报结果,未来7天三省一市的空气质量一目了然。
自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长三角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1年,长三角区域PM2.5平均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11.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86.7%,比2020年上升1.6个百分点。(记者 陈玺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