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院墙,补齐心理服务拼图
“病耻感”是谈及精神疾病时绕不开的议题。近年来,随着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600号”象征符号的“出圈”,大众对于精神疾病似乎正在逐渐脱敏。
上海正构建全方位应急心理救助与干预体系,16个区共17家区属精神卫生中心共同打造精神疾病防治服务网络的“新引擎”。
在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高筑的院墙被“打破”:“家—校—医—社”的学生心理健康网络、置于商业楼宇的“第二门诊部”、十余年面向公众的“心视野·心对话”主题论坛……区级精神卫生机构创新性扩大心理服务外延,主动跨前一步,也拆除了越来越多患者的“心墙”。
进校园:“家校医社”联合干预
炎夏7月,一场特别的夏令营在线上开展。长宁区精卫中心医生走进校园,开展“青少年游戏成瘾预防团体”活动。项目负责人、精神科主治医师孙岩说,“苦口婆心劝说、填鸭式教育,都容易引起青少年的抵触。能不能试着站在他们的角度,推开游戏和游戏成瘾的大门?”
小梁今年初三,母亲去世、父亲再婚,他长期与姨妈一同生活。据老师反馈,小梁经常撒谎,偷偷在游戏中“氪金”,姨妈的教育方式则简单粗暴,双方经常发生冲突,为此姨妈多次报警。在老师推荐下,小梁加入了预防团体,开放、温暖、支持性的团体让他第一次有了成就感——成员表现积极则予以“游戏积分”,可兑换心愿清单中的礼物。在心理治疗师的疗愈中,大家发现,小梁渐渐变了,学业上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
儿童精神科主任医师郑宏介绍,由长宁区政法委、卫生、教育、民政、残联等多部门牵头,区精卫中心、区疾控精卫分中心组建了精神科多学科服务团队,“家—校—医—社”一体化模式极大填补了校内专职心理教师工作的局限,避免时常处于“被动应急”的窘境。
在实践中,长宁区精卫中心进一步完善了“PII”路径:普遍预防(P—预防)、早期识别(I—识别)和有针对性的干预(I—干预)。精神科副主任医师陶华介绍,如今,该模式年均服务超过2.2万人次,校园危机联合干预率和成功率、预防自杀和自伤行为成功率皆为100%,年均抽样满意度超过99%。
进楼宇:开设“心理服务便利店”
将心理服务送进校园的同时,长宁区精卫中心也关注到“弱势”的社会中坚力量——在职人群。情绪难以纾解,又不想给自己“戴帽子”的人群有了心灵港湾:中心第二门诊部选址于楼宇经济发达的天山路商圈,同时冠名“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心理咨询中心”,真正在院墙之外将心理服务端口前移。
这里没有患者,只有来访者;不叫号、全预约制、严格保证就诊时长,私密性在细节中展现。“许多人对精神卫生机构仍有误解,而商圈楼宇的可及性、便利性好,双方都有足够空间、时间进行情绪表达,市民接受度更高。”精神科心理治疗师顾俊杰说。
第二门诊部负责人、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张郦介绍,为创新职业人群心理服务新载体,坐诊专家每周三、周五还利用午休时间为周边楼宇内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形成“半小时服务圈”,被白领们亲切地称为“心理服务便利店”。除此之外,借助2021年心理健康党建服务年形成的长效机制,第二门诊部更将在职人群普遍关注的心理服务分为4季12个单元,一月一主题,有机融合为一本“心理健康护照”。疫情期间,即便线下就诊不便,长宁区精卫中心仍依托第二门诊部开展线上讲座4场,为营造辖区亲商、稳商、留商环境发挥积极作用。
进社区:“心”论坛探索心慰藉
“心理服务的对象不应该只是患者和已出现情绪症状的人群。”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鞠康说,“市民有时只是有些困惑、迷惘,除了一对一的陪伴和倾听,将触角伸向校园、楼宇,我们希望有更广泛、宽阔、可供大众了解心理健康的渠道。”
早在2010年“世界精神卫生日”,长宁区精卫中心主办了首届“心视野·心对话”论坛,此后12年间脚步未停,2021年线上论坛参与人数近2万人次,弹幕留言提问踊跃:为什么“乖”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作为家长,如何和孩子有效沟通?除了本院专家,论坛也邀请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教授与市民对话。
围绕“心”的议题,成为心的慰藉。从2010年的“与心灵相约”,到2015年的“以文化滋养心灵”,再到2020年的“应心而化,生生不息”,带领大众思考的内容愈深、愈细。论坛致力于探索社区心理教育和服务新思路,创造并完善针对全社区人群的心理服务模式。
“心理服务的版图上,要补齐每一块拼图。”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院长沈颉说,“我们将持续扩大心理服务的半径,助力人群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记者 黄杨子)
原标题:
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创新改革,联动多部门跨前一步扩大服务外延
“打破”院墙,补齐心理服务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