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机器人打了20多年交道,创下这些“全国第一”
从大学时代算起,潘晶已经和机器人研发设计打了20多年的交道。2015年,他在上海创立钛米机器人,作为国内首家聚焦智慧医疗场景提供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其研发的多款医疗机器人产品已应用到国内400多家大型三甲医院及医疗机构,涵盖手术室药品管理、病房护理和院感管理等各大领域。
“医疗是极为细分且专业的行业,技术研发的成本很大,有时候需要耐心地‘熬’。”潘晶对技术投入毫不吝啬,作为一家企业的创始人,他也懂得要从市场运营和用户需求的角度去看待创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要培育的是一个足以支撑创新的良好环境。”
机器人助力智慧医疗
创立钛米机器人的故事,要从潘晶的大学专业谈起。本科时,他在武汉大学学习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出于个人兴趣,他加入了当时国内最早一批研究人形机器人的团队。2006年,在上海交大自动化专业研究生毕业后,潘晶进入一家外企,从工程师做起,一路做到了市场经理。
“在外企工作的12年里,我一直就没有离开过机器人的研发和设计,收获很大。”特别是从工程师切换到市场运营者,促使潘晶对机器人技术本身的思考,更多转向了技术落地的层面——从产品角度来说,哪些场景能够去承载机器人技术的先进性和创新性?从客户角度说,哪些场景运用者愿意为机器人产品的先进性创新性去承担它的商业价值。
基于这些思考,潘晶将目光投向了医疗行业,致力于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助力医院的智慧化建设。在他看来,目前很多行业内,机器人仅仅是提供简单劳动,但医疗是一个对技术成熟度、先进性要求都比较高的行业,能够支撑起技术相对应的价值,应用空间也很大;另一方面,当下,医疗数字化建设仍比较欠缺,中国公立医院发展正处于“信息化”向“智慧化”过渡的关键阶段,医疗机器人将有力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
“创立伊始,我们就把坚持自主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公司成立7年多来,潘晶带领团队研发了30多款机器人,包括医疗物资运输机器人、病房服务机器人和消毒机器人等,至今约有4000台钛米机器人在全国多家大型医疗机构中工作。疫情期间,钛米的消杀机器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很多产品的研发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钛米的消毒机器人是全国首款获得消毒器械注册证的机器人,柔性物流系统是全国首家将医疗物资存储、运输、使用管理整合为一体的智能系统,病房服务机器人是全国首款获得CFDA二类注册证的医疗服务机器人产品……
从应用端来看,产品之间的不同组合还能实现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就像搭积木一样,可以为不同医院搭建适合其特点的业务管理数字底座,在医院的不同场景内形成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潘晶说。
深挖创新产业机遇
医疗创新是一个需要付出许多时间精力的过程。不久前,潘晶参加了一场校友会,来自医疗领域的老同学说起一个数据令他深有感触:一家做医疗的企业,从创业开始到上市,平均至少需要11.5年。相较于快消、互联网等其他领域,这要漫长得多。
其中当然有技术研发难度的因素在,目前,钛米75%的员工是研发人员,每年仍在不停投入创新。“更大的困难在于,作为创新型企业,还要承担培育和教育市场的职能。”潘晶解释说,企业除了要把产品做出来,还要让医疗决策者、政策制定者等能够理解创新解决方案的真正价值,有时候这比研发难度更大。
这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不无关系。“医疗其实是一个实行严格预算制的行业,某种程度上导致对创新并不友好。”但潘晶也发现,这种情况在上海要好得多,相关各方对创新产品的接纳度也很高。他回忆说,外地一些医院对创新产品有很多顾虑,担心出了问题怎么办?是否有其他医院已经用过?但在上海正好相反,医院看到某款产品没被用过就特别兴奋:“我们愿意做吃螃蟹的人!”
“上海有足够多的包容性,职能部门对细分行业的管理理念很先进,开放的文化氛围,让大家对新技术基本持鼓励的态度,整个社会文化对创新是推崇的。”潘晶感慨,上海把目光瞄向未来,往往更考虑长期效果,布局深远,这也是他选择把公司设立在上海的重要原因。
虽是工程师出身,但潘晶深知,做创新产业不能只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创业者也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共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今年1月,潘晶作为市人大代表参加上海两会,就上海的“制度型开放”,从人才和市场两个维度谈了想法。在他看来,如今创新创业的模式已发生根本性改变,“拷贝+迭代+超越”的创新模式已不再适用,唯有抓住规则、规制、标准等制度性开放的机会,掌握技术“底牌”,创业者才可能挖掘到新的产业机遇。
“具体到钛米而言,未来的不确定性反过来也在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潘晶认为,今后,人民对健康生活的需求和现有医疗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仍将长期存在,如何使用人工智能、机器人、5G、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去不断迭代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挖掘市场潜在需求,创造社会经济价值,是需要不断回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