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如何解决“心”问题?这场头脑风暴告诉你
新华网上海5月29日电(记者龚雯)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办的第十七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近日在上海举行。大会吸引了海内外知名专家参加,聚焦前沿新话题,碰撞合作新火花,共促心血管诊疗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据悉,心血管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和健康寿命损失的首要原因,居全球疾病负担首位。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当前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总患病人数高达3.3亿。
今年东方心脏病学会议的主题是元宇宙心世界,总共设置了25个论坛和学术单元。每年的会议上,都会有心脏病学领域最新理念和创新技术的展示,今年也不例外。
大会执行主席、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钱菊英主持开幕式。开幕式现场,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通过远程控制心脏介入手术机器人,和团队一起成功完成了一位回旋支病变患者的冠脉造影、导丝输送、光学相干断层影像(OCT)检查、球囊输送、支架植入以及后扩张等操作。中山医院心内科李晨光教授远程检测并解读了患者在球囊扩张前后OCT的检查结果。
和钱菊英现场互动的过程中,葛均波表示,心脏介入手术机器人诞生至今只有10余年时间,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会遇到曲折,而曲折的过程就是医学史的一部分,对于新技术的推动往往是螺旋式上升。
这台特别的远程手术之后,葛均波带来了《元宇宙vs.心世界》的主题演讲,认为患者的“数字孪生”在未来将会有极大的应用前景。葛均波表示,在元宇宙中,构建个体化的数字孪生就是将真实个体的生物学、机体、器官、组织、多细胞和亚细胞等维度的数据创建为模型,再由模型构造数字孪生,通过数字孪生具体数据预测真实个体发病风险、作出疾病诊断、分析预后情况和进行治疗优化。
过去的十余年,东方心脏病学会议从未停下探索、创新的脚步,除了首次展示的很多新技术、新方法,如今已成为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也已成为各地卫健委提供制定政策的依据。
今年大会发布了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CHI)2023版,从心血管疾病流行情况、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危险因素防控情况、疾病救治情况和公共卫生政策与服务能力五大维度、52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数据显示,近几年来全国心血管病防治工作持续向好。上海市以81.59分位列全国第一,浙江省、北京市、江苏省、福建省、湖北省分别取得第二到六名,共有16个省市在全国CHI平均线上。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章雄表示,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道路上,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代表的慢性病诊疗质量,直接关乎我国人民健康的整体水平。东方心脏病学会议不仅致力于最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而且站在全国的高度建立起了国家层面的心血管健康指数的大数据,填补了我国运用数据模型综合评价不同地区人群心血管健康水平差异的空白,也为各地卫生资源的配置及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希望大家通过指数的变化找准目标、补齐短板,进一步提升心血管疾病救治能力。
上海市医学会会长邬惊雷表示,心血管疾病目前是中国患者数量最大、死亡人数最多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血管领域全体医务工作者对于疾病防治的任务仍然艰巨,需要心血管同道同心协力共同谋划,为心血管健康奉献力量。
据了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有效治疗晚期肿瘤的同时也可能会导致“心脏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尽管发生率仅为0.06%至3.8%,死亡率却高达39.7%至66%。“生了肿瘤,却栽在心脏?”这句话对肿瘤患者来说并非危言耸听。大会期间,第二期复旦中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临床诊疗”学习班开班,课程由中山医院肿瘤心脏病团队设计,帮助全国近百名医生熟练掌握ICIs相关心肌炎的预防、监测、鉴别、诊断、处理等,同享上海先进诊疗经验、惠及边远地区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