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海:少年儿童科学教育丰富多样

2023年06月02日 09:42:56 来源: 新华网

  5月28日,小朋友们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六一”特别活动中进行恐龙骨骼模型的拼装比赛。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新华社上海6月1日电(记者陈爱平)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上海少年儿童接受的科学教育丰富多样,在收获快乐的同时也提升了科学素养。

  “食醋、酒精、白糖、水按一定比例配置好,可以模拟水果腐败的气味。把这种食诱剂倒入塑料杯,埋入土中杯口与地面齐平,便可以吸引昆虫并使其“醉倒”在里面。这就是巴氏罐诱捕的原理。”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里,上海四年级小学生崔恬芯向观众们介绍调查节肢动物多样性的过程。

  此前她和朋友们耗时两个多月完成了《上海春申湖旁围而未建地块节肢动物多样性调查》,记录到100余种节肢动物,分析了区域昆虫种类构成以及生境和气温影响,并手绘调查区域物种地图。

  5月28日,上海自然博物馆科普工作人员(左)在活动中向参观者介绍恐龙纸模。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崔恬芯的调查由上海自然博物馆馆校合作项目“青少年科学诠释者”孵化。孩子们通过体验博物馆内科研、科普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参与系统化培训并完成项目化的学习过程。

  崔恬芯的父亲也全程参与其中。他介绍,上海自然博物馆邀请多名专家给予了细致和专业的指导,引导孩子们从兴趣出发,以科学的方法去了解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让他们收获满满。

  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一起野!——‘野孩子’六一特别活动”上,参加“青少年科学诠释者”项目的小学生吴叶凡也受邀分享了《潮间带不是垃圾袋——浦东临港潮间带底栖生物生态现状和结构特征》研究心得。此外,小朋友们在博物馆的“野趣市集”上成为摊主,和现场观众一起利用叶片、花朵等植物材料创作书签、收纳袋等手工艺品。

  5月28日,几名小朋友在一个关于居民小区昆虫种类调查的展板前交流讨论。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很羡慕儿子很小就能接触科学。他们的学习资源太丰富啦!”上海白领李成环说。不久前她带着4岁的儿子兜兜参加了上海自然博物馆“趣玩·自然博物馆之夜”特别活动。TED秀《鲸鱼标本背后的故事》、科学实验秀《谁是我的眼》等轮番上演,专业的科研人员成为场馆导游,丰富的活动让兜兜“嗨了一晚”。

  上海科技馆自博馆展教中心教育研发部部长刘楠介绍,科普场馆创新科普场景、丰富展教内容,许多公益科学教育项目活动在场馆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后,抢名额都要“拼手速”。

  不久前举办的第十九届上海未来工程师大赛,吸引了上海五万余名中小学生积极参与。他们的作品内容涉及结构、建筑、机械、电子、机电、软件工程、航天、工业设计。

  “作为推动时代发展、科技创新的生力军,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大计。”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认为,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

【纠错】 [责任编辑: 史依灵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24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