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虹口旧改基地建起移动党群服务站

2021年10月09日 09:13:26 来源: 解放日报

    日前,虹口区旧改指挥部和四川北路街道的青年党员和积极分子一行十余人,跟着浙兴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范仲华在弄堂兜兜转转。他们逐一探访的,是正在进行旧改的194街坊居民家。194街坊旧城区改建房屋征收范围为:东至四平路、南至海伦路、西至邢家桥北路、北至邢家桥北路,涉及居民1200余户。第一轮意愿征询同意率达97.56%。通过跟着居民区书记走访,青年们不仅进一步了解民生疾苦,也为日后动员居民旧改签约奠定基础。

    “寻街探巷访民情—旧改地块大思政课”,是虹口旧改基地党群服务站移动到四川北路街道后的又一创新举措。党群服务站每周安排青年党员、积极分子、巾帼岗、突击队人员等走街串巷,探访民情,并将他们的走访体会在党群服务站的墙上展示。

    扎根红色沃土

    9月9日,四川北路街道194街坊成立旧改临时党委。同时,虹口区在全市首创的旧改基地移动党群服务站在此落脚。

    据介绍,虹口区以“移动、整合、便民”为原则,提出“移动的大树”理念,推动旧改基地党群服务站建设与旧改项目地块的移动性相适应,使党群服务站不断扎根到不同区域、不同地块,吸收整合当地特色资源,为区域内党员群众输出因地制宜的服务。

    四川北路街道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194街坊旧改基地党群服务站结合街道地域特色,除了落实政策咨询、矛盾调解、法律服务、文体服务、职工关心等功能外,还进一步拓展红色文化传播功能。每周邀请党史教育专家和宣讲团志愿者老师为旧改基地党员群众开展“红色地图讲解”,把党史教育送到旧改一线,让党建引领旧改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不久前,194街坊旧改基地党群服务站内,虹口区红色文化传讲人张家禾讲述的“虹口的红色记忆”引人入胜。

    “去年我们有1000多名医护人员去武汉救援,被称为‘最美逆行者’,而陈延年1927年赴武汉临危受命,完全称得上是当年的‘最美逆行者’。”

    “张家禾老师的讲课生动翔实,干货满满,他从虹口起源讲到虹口的红色文化发展,以虹口特别是川北红色文化为主线,突出虹口在党和新中国的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非常接地气,令在场党员深受鼓舞,激励旧改基地的党员发挥先锋带头作用,推进旧改工作顺利进行。”范仲华说。

    党课结束后,虹口区旧改指挥部工作人员在党群服务站的“红色点位地图”中标注“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旧址暨陈延年被捕处”(现山阴路69弄90号)贴上小旗。“这张地图包含了四川北路街道辖区内24个代表性红色点位,后续我们会安排老师各有侧重地一一讲解,最终形成红色点位讲解地图墙。深入了解这块土地的历史后,我们做旧改工作更怀有感情。”

    让服务温暖人心

    让居民们印象深刻的,还有194街坊旧改基地党群服务站的“小巷人家暖心屋”。

    在一场“艺术疗愈——舞动人生”体验活动中,在专业老师的引导下,几位居民双目微闭,随着舒缓的音乐曼妙起舞,享受心灵的涤荡。“大家不用特别在意动作,要去感受,去疗愈自己的负面情绪。”虹口区旧改指挥部工作人员介绍,党群服务站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设党群、生活、法律、健康、文体、心理疏导等综合性便民服务,满足党员群众“冬可取暖、夏可纳凉、渴可喝水、急可如厕、累可歇脚、伤可用药”的现实需求。

    同时,整合虹口区纪委、区信访办、街道、法院、医院等单位服务资源,以需求为导向优化资源配送,形成组团式服务理念,保障党群服务站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除了广受居民欢迎的手作、茶艺、养生等保留项目外,还不断尝试创新活动项目。类似疗愈舞蹈课,就旨在对居民给予心理疏导和情绪排解,为旧改基地传递更多正能量。

    虹口区旧改指挥部党委副书记周琳表示:“今年4月,虹口区旧改基地移动党群服务站正式成立,突出移动特点,跟着旧改基地‘跑’。通过整合区域资源,将法律咨询、信访接待、公益讲座、休闲娱乐等群众急需又喜闻乐见的服务送到旧改一线。目前在旧改基地开展‘行走的思政课’,让参与者深入群众、深入人心,将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激发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让旧改征收工作更细致、更有温度,这也是我们的初心。”(周楠 陈怡)

【纠错】 [责任编辑: 佘灵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233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