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走一走 坐一坐 在上海遇见家门口的“小确幸”

2021年10月19日 08:40:13 来源: 新民晚报

  “15分钟社区生活圈”以“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为目标愿景,引领社区塑造公平、包容、健康、智慧、低碳的生活方式,让居民享有品质生活、切实感受温度、拥有归属认同。“15分钟社区生活圈”聚焦“共创治理机制、共商社区需求、共绘规划蓝图、共建社区家园、共评治理成效、共享治理成果”的六个环节,形成政府和社会上下互动,部门之间横向协同的治理体系,使其成为社会各方“最大公约数”。

  新华路街道>>百年弄堂更加“有温度”

  如今居民越来越追求高品质的生活环境,都希望生活的地方更有烟火气,更有“温度”。建议街道通过更多的微更新、微改造,打造更多的文化创意项目,让这里成为一个有故事,有人情味,有共享精神的街区。

  建议人:陆东昇

qianjunyi2.jpg

  在沿街商铺感受烟火气,在文创空间与友人喝下午茶……这是许多市民憧憬的社区生活,作为上海第一批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规划试点街道之一,新华路街道在人人参与中,打造着幸福生活。

  在新华路街道,有着百年历史的“外国弄堂”由新华路211弄和329弄构成,因29幢多国风格的花园住宅得名。但由于弄堂内存在售后公房、商品房、老洋房、历史保护建筑等多种房屋属性,长期面临管理难题。

  新华路街道“一街一品”落地“外国弄堂”,居委会联合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组织多个共创工作坊,成立由街道、社会组织和居民共同构成的共治委员会,“外国弄堂”自治小组成立后,每日巡逻,每周例会,共治委员会则定期根据居民提出的建议召开协调会。弄堂里的微更新改造包括社区绿化、在弄堂口安装富有艺术感的弄堂路牌等。“外国弄堂”的更新,不仅让住在这里的居民纷纷点赞,还引来不少游客打卡拍照。

  而绿化的改造,更是让弄堂的“颜值”增色不少。新华路211弄5号原有的绿化带杂草丛生,改造后这里新增了葫芦型花架,种植了美观易养的花卉,也有了自己的名字:1平方米小花园。

  美好的社区里,更多了“有温度”的人情味。“外国弄堂”共治委员会成立后,久违的集体活动办了起来:有慈善超市送货到家、有鲜米制作体验等。“我们弄堂现在特别热闹,有了小时候的那种感觉,特别有人情味。”在弄堂里住了几十年的陈阿姨十分开心。

  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联合创始人、副理事长金静感慨道,“在共建共享共治中,我们要一起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为社区生活圈积累更多的温度。” (记者 陆常青)

  四平社区>>在市井烟火气中走走坐坐

  四平社区是大多建于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工人新村,生活氛围浓郁,社会服务完善,是杨浦区“小而美、老而美”的社区代表。希望在今后的社区升级改造中,引入智力支持,和辖区内的同济大学等开展合作,加强社区、校区融合,使更多创意和设计运用在社区改造中,把社区建设得更美好。

  建议人:王谨

qianjunyi3.jpg

  在抚顺路上,一个超体量的熊猫造型滑梯引人注目,它露出超大的眼睛环顾四周,可爱逗趣,这充满设计感的彩色街头玩具已成为社区孩子们的新宠。近期,四平社区新增的口袋花园不止这一处。在鞍山四村第二小区门口,袖珍绿植景观搭配着凉亭座椅,仿佛一个小型植物园。脚下,设计团队别出心裁地在地绘图案中运用了“工具花”的图样,锤子、锯子等各种形态的花卉五彩缤纷。

  这两处口袋花园的创意来自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主创之一的同济大学周洪涛教授告诉记者,他们在听取居民建议后,调整原有绿化布局,遵循将沿街空间开放给社区居民使用的设计理念,改建后的口袋花园功能性增强,周边居民乐于常来走一走、坐一坐。而今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杨浦区四平社区展主题就是“走走坐坐”,走一走,在行走中感知社区样貌;坐一坐,在市井烟火气中寻找创意和幸福。

  2035年的上海是什么模样?请来四平路1028弄看一看,“NICE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坐落于此。“NICE2035”是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发起的一个创新项目,NICE2035意为面向2035年的“创新、创业、创造”三创社区。其中,NICE好公社是NICE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打造的重点空间,由意大利设计大师Aldo Cibic设计,内部是共享厨房、精品咖啡、展示长廊和创意办公为一体的全新空间。更值得一提的是,打造NICE好公社的设计师Aldo Cibic不仅在同济大学任教,更把家安在了“老而美”的四平社区内。(记者 夏韵)

  宝山1号湾>>家门口的便利触手可及

  “15分钟社区生活圈”让居民生活更加便利了,老百姓的感受实实在在。希望政府部门能从规划层面将社区生活与运动、艺术、工作、休闲等进行无缝衔接,确实将这一民心工程办实办好,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便捷、更加精彩。

  建议人:赵恩彪

qianjunyi4.jpg

  1号湾位于上海共和新路高架北端,是蕰藻浜建设“科创之河”的首发区域。作为宝山区开展“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先行示范区,1号湾跨顾村、杨行、张庙和庙行4个街镇,自今年年初起,1号湾开始实施“共享社区、创新园区、魅力风貌、休闲网络”的城市更新。

  走出呼玛五村小区新开通的“邻里门”,一路沿着塑胶软步道前行,不到5分钟,就能直通1号湾南桥体育公园,桥下空间则打造成了“一墙美术馆”。再走几步路,就是智慧湾星空高线公园和沿河步道——社区、花园、水岸、1号线呼兰路站都近在咫尺。设计师杨晓青透露,在蕰藻浜滨江公共空间建设过程中,曾多次邀请当地社区居民参与方案讨论。兼顾美感与健身需求的“活力管道”,就与居民的金点子建议有着密切关系。

  从唐镇老街动迁过来的张阿姨今年已经68岁,她高兴地说,搬过来20年,目前,小区周边焕然一新,让人欣喜。“现在,这么漂亮、实用的空间就建在小区边上,我和老伴每天都去打卡散步,不用绕远路,生活很精彩。”

  从“灰天灰地”的老码头、老厂房、旧堆场,到高大上的家门口公共会客厅,1号湾完成了华丽转身,也为园区和社区居民真正实现“15分钟社区生活圈”打开了新局面。宝山区庙行镇副镇长杨晓玲说,在打通滨江段的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来自企业的阻力,但最终,通过协调达成一致,政府、企业一同把治理用在城市更新上,邀请居民们一起来共建周边空间。“如今,附近居民已经能够体验到社区生活与运动、艺术、工作、休闲等无缝衔接。(记者 徐驰)

  田林街道>>“臭水浜”变成“小滨江”

  田林社区老旧小区多,老年人也多,居民希望周边的生活环境有更多的绿色生态空间,有更多适合漫步的街道空间,让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推窗见绿、推门见景,漫步社区、享受生活。

  建议人:陈祖康

qianjunyi5.jpg

  “打开窗户,绿意盎然,走出小区,眼前就是漂亮的滨江步道,真是舒心。” 住在蒲汇塘河边爱建园的陈老伯,搬来已经20多年。这些年,他看着家门口环境越来越好,尤其是蒲汇塘,昔日的“臭水浜”摇身一变,早已成了大家口中的徐汇“小滨江”。

  田林街道以蒲汇塘为界,被分为西南和东北两个板块,西南部以居民区为主,老旧小区多,依旧存在功能区域通畅性、延展性不够、公共空间缺乏活力、邻里交往需求难以满足等问题。

  两年前,田林街道开启了“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打造,而蒲汇塘是整个田林社区提升改造的关键,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恢复原来的生态系统成了重中之重。

  “大家都知道蒲汇塘路,却不知还有蒲汇塘,即使住在周边的居民,大多也一问三不知。”前期在听取居民建议时,田林街道社区规划师吴茂辉发现了这个现象。在他看来,田林居民近水不亲水,而临蒲汇塘的钦州路花鸟市场,就是“亲水难”的一个堵点,这块8600平方米的空间完全可以改造更新成社区的公共空间。

  由于市场内违建遍地,业态乱象时断时续,改造一度很难推进。“徐汇规资局和街道一直奔走协调,才啃下了这块硬骨头。”经多方努力,曾经商铺林立的花鸟市场“焕然一新”,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花开蒲汇塘”。花房驿站、小竹林、共建花园、小树林……漫步其中,有花有草、有河有水,亲近自然,好不惬意。(记者 季晟祯)

  惠南镇海沈村>>满满幸福“生活在乡村 ”

  很多市民都喜欢在稻香蛙鸣中感受沪乡的美好,建议在规划引领下,打造一批“近悦远来、主客共享”的沪乡“15分钟社区生活圈”,使上海的乡村成为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

  建议人:阮林芳

qianjunyi6.jpg

  作为首批乡村社区生活圈试点,浦东新区惠南镇海沈村“建筑可阅读、稻田可漫步、乡村有温度、生活有归处”已触手可及,漫步田间栈道,骑行村头巷尾,无论乡村生活气息,还是城市生活品质,皆可触可感。

  轨交16号线惠南东站直抵海沈村,跨过心愿桥,在“骑迹驿站”换上单车,通过栈道骑行或漫步在满眼金黄的稻田里,轻松打卡由老宅改成的“海沈会客厅”“记忆海沈”“乡创空间”等网红建筑。在有着“没有围墙的乡村CBD”之称的“十二工坊”,不仅可以品尝“又见老八样”“天使菜饭”“阿婆点心坊”等原住民的乡土柴火味道,还可品味浸润在乡间美景中的咖啡飘香、红酒摇曳的现代都市生活。

  “希望更多现代元素让乡村焕发崭新的生命力!”云程乡匠总经理阮林芳是建议人,也是“乡村运营师”,“十二工坊”就是她的佳作。曾在写字楼做过“码农”的阮林芳在南汇土生土长,她清楚地记得2018年4月10日第一次走进海沈村的印象,“道路怎么这么窄这么绕?环境怎么这么脏?”跳出“农门”的她,希望通过“改造”和“运营”,让年轻人愿意走进乡村、留在乡村。

  乡村责任规划师魏丽所在的营邑规划团队协调多方资源,规划骑行驿站,以骑行弥补公交、轨交接驳乏力;梳理空间资源,遴选闲置民宅功能更新,与阮林芳一起陆续建成记忆海沈、八百里牛排坊、屋里厢咖啡、乡间花坊等。目前,多方共同编制的“乡村社区生活圈3.0版惠南镇区域联动发展规划”已发布。

  今年7月,在外漂泊打工十多年的陈志超在“十二工坊”创办“飘洋过海 又见老八样”,国庆假期营收20多万元。他幸福满满道:“以前生活在城镇,大家往镇上跑;现在生活在乡村,大家往乡里跑。”(记者 王军)

【纠错】 [责任编辑: 文星月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254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