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魔都|人民之城,世界之城——写在“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提出两周年之际
新华社上海11月1日电(记者 郑钧天 有之炘)“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019年11月在杨浦滨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提出“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扩大公共空间,让老百姓有休闲、健身、娱乐的地方,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
10月30日至11月1日,2021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在上海举办。世界城市日是我国政府在联合国推动设立的首个国际日,也是上海世博会的重要精神遗产。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提出两周年之际,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重回起源地,向全球解码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城市“以人民为中心”,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和高品质生活的“中国经验”,为世界城市建设和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美好生活触手可及:洞悉人民城市中的“小确幸”
市民和游客在已贯通的“一江一河”滨水空间里游玩休憩,老城厢居民们正陆续告别“拎马桶”的“蜗居”生活,住在老楼上的“悬空老人”们终于迎来加装电梯“接上地气”,上班的白领们每天可以享受不重样的优质早餐,“15分钟社区生活圈”覆盖老百姓“开门七件事”……上海正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让老百姓的幸福感触手可及,绽放出独特的城市之光。
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杨浦滨江,已从昔日的“工业锈带”转型为“生活秀带”,成为各类“低碳生活联盟”“跑团”的热门打卡地。曾经厂房林立的黄浦江畔,在“人民城市”的理念下,发展成为人人可漫步的高品质滨水空间和在线新经济生机勃发的热土。
继黄浦江两岸45公里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开放之后,2020年底苏州河中心城区42公里岸线也实现基本贯通。绿波荡漾的水面、干净舒适的步道、小而美的“口袋花园”……曾几何时,停车场、变电站、码头办公用房等沿河而设,滨水空间的景观性和体验感“大打折扣”。从“沿河不见河”到“近水更亲水”,“一江一河”的贯通成为“人民城市”建设的生动注脚。
街区是可漫步的,建筑是可阅读的。
近百岁高龄的武康大楼,于2019年彻底告别周边上空的“蜘蛛网”,再现舒朗天际线。架空线入地工程和杆箱整治,让上海诸多历史建筑焕发新生,重新站上“网红打卡点的C位”。
如今的武康大楼,成功吸引了全球热爱漫步、摄影、艺术创作等各类人群前来观光。2020年10月起,武康大楼街区也开启了“微更新模式”,优化、移除的“城市家具”达109处之多,涵盖信号灯综合杆优化、冗余立杆移除、空调外机隐藏等。文艺书店、网红咖啡店、多元文化空间、文创展览……多元业态齐集于此,在提升周边居民获得感的同时,也为市民游客带来了“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的趣味体验。
以中共一大会址为核心的大新天地区域,正在成为城市生活的“24小时社交目的地”。白天,这片极具老上海风情的开放式街区游人如织;夜晚,这里灯光璀璨,人们在上海石库门的文化肌理中休闲娱乐,感受过去和未来交融的魅力。这片“最上海”同时又是“最国际”的区域,在实现历史建筑和文化保护传承的同时,以城市更新来满足未来发展的空间需求,促进城市空间利用向集约紧凑、功能复合、低碳高效转变,成为中国高品质生活的标志之一。
“15分钟生活圈”内,社区事务“齐活儿”。
“以前,如果时间赶不及,我就得饿着肚子上班。如今,在上海各大中心商圈、街道社区,能看到各式各样的流动早餐车,每天的早餐可以不重样!”每天的上班路上,上海白领罗泉可以自由选择不同口味的早餐。
2020年8月,上海大力推进早餐工程建设,让上海市民享用到丰富多元、便捷实惠的早餐。如今,流动餐车在产业园区、商办楼宇及大型居住社区等区域陆续落地,已打造出一道放心安全、形象美观的城市早餐风景线。
从老年人看病取药、日间照护、文娱休闲、助餐助托,到满足白领的生活需求……上海的“市民驿站”已成为居民“家门口的温馨港湾”。
“如今在北外滩街道的市民驿站,来的最多的就是‘双白人群’——白发人群占六七成,年轻白领占三四成。白发人群享受养生、理疗等服务,白领则在食堂就餐,在就近的延伸点进行社保服务、职称受理等。”上海市虹口区北外滩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居民们在步行15分钟内就能享受到高效、优质、便捷的社区服务。
人民城市的温度,源自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今年世界城市日开幕式所在地北外滩,6月底成片二级以下旧里征收工作全部完成,当地居民自此告别“拎马桶”的老城厢生活。
破解天下“第一难”,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感。
四代人蜗居一处、5户人家挤在一个门栋、一个水池上装了八个水龙头……北外滩昆明路90街坊的居民们,数十年来一直过着“拎马桶”的生活。“没想到这么快,我们就梦想成真,可以住上楼房了。”今年69岁的黄建激动地说,“旧改不仅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条件,更让我们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上海市住建委提供的数据显示,上海每年约为3万户老城厢居民解决最“急难愁盼”的居住问题。2021年上海市计划安排旧区改造计划7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3.4万户。
“改不改、怎么改,都要征求居民意见,全过程都会充分体现党建引领、社区主导、各方支持。”上海市城市更新中心主任冯经明说,由于涉及多方利益,旧改工作素有“天下第一难”之称。“以党建引领、群众获益的旧改,让中国的大都市不会出现贫民窟,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前所未有的壮举。”
适老化改造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温情。
家住上海市静安区长宁路155弄的刘老太,因患有心脏等慢性疾病,加之年纪较大、腿脚行动不便,住在6楼的她上下楼十分困难,生活日用品要靠子女带,或请邻居代买。“我一直渴望楼栋能加装电梯,让我在有生之年能下楼多走走、多看看。如今,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今年7月1日,刘老太所在的34号楼加装的电梯竣工启用,让她激动不已。
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上海,“悬空老人”一直是民生痛点和难点。近年来,上海以民心工程推动民生工程,着力推进解决老旧楼房加装电梯工作,提升市民特别是老年群体的居住品质。今年,上海计划完成电梯加装1000台以上。
近年来,上海有关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政策不断提速加码。为提高加梯速度,“先审后证”模式、并联审批模式等政策创新层出不穷,实现加梯工作由“人等梯”向“梯等人”的跨越,推进老楼加梯的规模化量产。
“原来,从房管部门为电梯加装立项,到最终安监部门验收,原先的审批模式流程是串联的,涉及至少5个部门,经历至少15个环节,居民等待时间长达半年。现在实施归类后规模化评审,2周即可完成。”上海市房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每一个宜居细节、人性温度的背后,都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不变初心。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表示,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正按照中央的定位要求,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同时,着力打造韧性城市,加快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上海正在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把人作为城市的核心,一切围绕人的需求展开,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市民,努力把“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的美好愿景化为现实图景。
“人民城市”样板间:向世界传播中国方案
人民的高品质生活,离不开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2021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的开幕式举办地是上海北外滩的“世界会客厅”。这里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承载地,黄浦江与苏州河在此交汇,凭栏远眺,一侧是见证百年上海发展的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另一侧则是代表浦东开发开放的陆家嘴金融城,历史和未来在此交汇。这个上海发展的“黄金三角”,见证着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从基本建成向更高质量发展迈进。
一流的城市要有一流的治理。上海正在向世界呈现“人民城市”建设和治理的新境界,为世界超大城市建设和治理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方案。
“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上海正以升级建设“一网统管”系统为抓手,实现一流城市的一流治理。一片巴掌大小的小纸片被随意丢在地上,人工智能通过街面摄像头自动识别、自动派单、人力处置、自动结案,片刻之后,纸片就被得到指令的网格员清理进垃圾桶。
在“一网统管”城市运行系统里,每一块玻璃、每一台车都拥有“身份档案”,一屏观天下;城市运行的实时指标,包括公共安全、绿化市容、住建交通、应急民防、气象卫健等数十个单位系统,共享数据量超过25亿条,实时显示超大城市的“脉搏”。
绿色低碳美好,上海打造未来城市样板。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交易中心设在上海。全国第一栋绿色建筑的诞生、全国首个地方性绿色生态城区标准的发布、全国首单跨省跨区绿电交易的签约……上海已成为城市建设绿色发展的先行者。
“目前,上海市已创建或梳理储备的绿色生态城区近30个。”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裴晓表示,上海已经提前完成1000万平方米的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目标,并将绿色建筑管理办法写入地方法。下一步,上海将通过精准施策,加快建立新建建筑能耗与碳排放限额设计,推进“十四五”五个新城各开展一项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区建设等。
向世界传播“人民城市”理念。
作为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上海已形成了一批全面提升城市建设和治理水平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为推动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创造了经验、提供了样板,并正在向世界传播“人民城市”理念,贡献现代城市文明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衡量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确立了“中国标尺”。10月31日,“联合国全球城市监测框架—上海应用指数”在2021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开幕式上正式发布。该指数由联合国人居署、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研制,为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全球指数,注重体现“人民城市”的理念。其综合考虑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国家城市的不同诉求,提高了中国在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话语权。
“中国共产党践行的‘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不同于其他全球城市,是坚持人本价值、注重社会公平和社区认同,在全面协调的基础上强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民城市’。”上海世博会博物馆理事长洪浩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