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用数字和身体运动打开认知世界“通道”

2021年11月19日 08:28:20 来源: 解放日报

舞者们下身限定,上身即兴,随机舞动。 本报资料

  2008年,陶冶、段妮、王好在北京创立了一家全职现代舞团,这便是最初的陶身体剧场。成立十多年来,陶身体剧场凭借独特的创作形式与理念,席卷了四十多个国家、百余个不同的艺术节,成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现代舞团之一。

  在此之前,陶身体剧场曾多次受邀登陆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上演“数位系列”作品《4》《5》《6》《7》《8》《9》《10》,展现了简洁却又充满想象力的表演。11月19日至20日,陶身体剧场将带着第11部“数位系列”作品《11》再度回归文化广场,用全新的视角与观众一起探索身体的美好与生命的意义。

  陶冶受东方思想启发,结合个人舞蹈风格,首创了“圆运动体系”,创作出“数位系列”作品《重3》《2》《4》《5》《6》《7》《8》《9》《12》《10》《11》——这些编号并非简单的数字排列,而是展现了数字形态与身体运动之间的微妙联系。陶冶有意删除了许多可能引发观众做出反应的情感元素,使作品得到更多元的发展及延续。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陶身体剧场不仅颠覆了中国人对现代舞的界定,更颠覆了西方社会对中国舞的认知。陶冶曾在采访中表示,舞蹈对他来说是一个特别好的通道,让他去认知这个世界,它是一个思辨、提问和回应的过程。中国台湾云门舞集创始人林怀民曾评价:“陶冶的作品是二十一世纪之舞,令人赞叹、引人思索。我梦想可以编出这样的舞作,同时知道自己办不到。”

  此次来沪演出的《11》,是陶冶“数位系列”作品中时长最长的一部,约为60分钟。以陶身体剧场的运动强度,超过30分钟就是极大的挑战。而这一次,陶冶通过段落推进和即兴表演的方式,尝试突破极限。《11》的创想如同字符上的对称,两个1相互独立,又彼此对应。

  在这一作品中,舞者们被设定遵守一个既受限制又开放的规则:下身限定,上身即兴。他们将在各自独立的路径上左右往返。下半身的走向、步伐,乃至胯骨转动的幅度、膝盖朝向的方位,都经过严谨的编排;而上半身,从脊柱延展到肩、肘、腕、头部,舞者可以根据每一个当下自己最真实的感受,随机舞动。

  2016年,陶身体剧场的《4》《5》首次登上文化广场的舞台后,“数位系列”作品几乎每年都会来到这里。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费元洪说,将“数位系列”作品完整地呈现给观众,是对陶身体剧场的舞蹈理念和品牌追求的认同。在多年的合作中,文化广场也逐渐培育了一批陶身体剧场的垂直观众,尽管受众数量有限,但黏度很高。(记者 吴桐)

【纠错】 [责任编辑: 罗沛鹏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23111310319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