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黄融:打造“韧性城市” 赋能高质量出行

2021年11月23日 21:40:31 来源: 新华网


 

    近日,以“韧性与城市发展”为主题的2021年中德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会议期间,上海市政府参事黄融做客新华访谈,就上海在韧性交通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等话题接受了新华网专访。

    新华网:您如何理解“韧性”在城市发展中的价值?提升上海交通系统的韧性有何意义?

    黄融:“韧性”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韧性城市”建设的本质是针对不确定性进行适应性应对,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思路创新。交通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基础功能,提升交通系统的韧性对促进城市韧性发展至关重要。在交通体系规划过程中,一定要把“韧性”贯彻始终,要从韧性的角度去建设交通体系。要对不确定性建立起适应性应对预案。一旦遇到不确定性,能很快适应和恢复交通体系,在最短时间实现交通运行正常。

    新华网:在您看来,影响上海交通韧性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黄融:影响上海交通韧性发展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快速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影响。上海已经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体系已经形成。城市能级持续提升,人口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与之相伴的小客车保有量和道路交通量也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而中心城区继续扩充道路及轨道交通设施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早晚高峰轨道交通、主干路网的交通负荷将进一步加剧,供需矛盾持续增长。第二,基础设施老化和投入(养护)不足带来的影响。上海的道路、桥隧、轨道交通等主干交通设施是在近30年内快速建设成网。历经30年高强度使用,有部分基础设施在设计上并不适应现状,也有部分设施存在养护不到位的情况。第三,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在夏季常会遭受台风袭击和风暴潮影响,此外还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高低温以及海平面上升带来的不利因素。第四,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包括突发交通事故、地铁故障、疫情排查等,导致交通功能和服务的可靠性面临挑战,这也对交通快速恢复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未来,上海交通体系的发展需要引入韧性这一理念,一方面,要能持续稳定为各类高强度、高品质的出行需求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在面对突发事件和风险时,具备常态化、规范化的应对能力。

    新华网:您觉得上海建设完善的韧性交通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何才能进一步提升交通系统的韧性?

    黄融: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应该从规划层面去考虑,面对刚性增长的需求,可以通过多中心交通系统、多方式交通服务以及慢行导向的交通减量化措施来提升交通韧性。第一,通过大力发展郊区新城,构建多中心网络增加系统韧性。大力发展郊区新城,创造更宜居的环境,同时还能够使人口、就业岗位和产业布局更合理。第二,通过构建多方式交通服务体系,增加交通服务供给韧性。作为一个拥有近2500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上海始终坚持公共交通为主体地位,轨道交通和公交承担了75%的客运出行。面对多元化、多层次的出行交通需求,上海正在积极发展基于信息化手段与共享出行商业模式相结合的新服务业态,比如共享单车、网约车、物流配送等服务已经融入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增加了市民短距离出行、交通接驳等出行选择的便利性。第三,结合城市更新和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15分钟生活圈”。上海新一轮城市规划将“15分钟生活圈”作为社区公共资源配置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在15分钟步行时间内,实现街巷、口袋公园、内部广场、公共建筑、交通枢纽点状空间资源联动,既可以满足日常基本生活和公共活动的需求,又可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转化为防灾抗疫的基本空间单元。

    在提升突发事件处置和风险防范韧性方面,主要基于动态监测与事前预案监测体系,以及基于信息化的可替代出行方案等来实现。比如,应对大客流时,就需要配备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客流有序疏散,引导客流换乘其他交通方式并确保外围路网通行有序。

    此外,要发挥政府在规划和建设投资中的主导作用,确保交通设施体系的完好;要推动交通行业的数字化建设,整合各个方面的数据,形成综合的共享平台;要加强应急管理制度和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纠错】 [责任编辑: 许超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327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