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古朴与摩登交融,上海乡村“不一般”

2021年12月20日 08:18:44 来源: 文汇报

阿历克斯在青溪老街拍摄视频。

  糯米和大米粉混合,放入甜甜的豆沙,大铁锅里蒸15分钟,米糕新鲜“出炉”。肯尼亚留学生诺亚吃上一口,就停不下嘴。

  这一幕来自短视频《吴房村的“一日村民”》,诺亚用他的亲身经历展示了古朴与现代相结合的上海乡村。最近,这部短视频与英国人阿历克斯的作品《青溪老街奇幻游》一道,还获得了“我眼中的中国——美丽乡村”全球短视频征集大赛三等奖。

  如今,越来越多外国友人走进上海乡村,感受小桥流水与炊烟袅袅的江南水乡生活,并通过短视频,让世界了解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上海故事,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明月万年无前身,照见古今独醒人。公子王孙何必问,不负我青春。”青溪老街南园,穿着一身洁白汉服的阿历克斯站在兰亭中央,一字一句唱着中国风小曲。他靠坐在小船上,一晃一晃穿梭于水道间,两岸青石板路与木制房屋尽收眼底。是夜,阿历克斯提上一盏花灯,漫步古镇,“仿佛穿越时空走进古代”。

  这是镜头里阿历克斯的乡村记忆,镜头之外也令其倍感温暖。那天,很多村里老人和他聊天开玩笑。阿历克斯感觉,自己看遍了“flat”(公寓楼),竟在上海乡村里看到了“house”(独栋房子)。他说:“住在市区,会觉得生活过得很快,来到这里,会感觉很慢、很轻松。”

  慢生活,并不意味着“慢动作”。诺亚还记得第一次走进上海乡村的场景。四年前,他前往嘉定乡村体验生活,看到农民在田间劳作、青年在广场上畅谈“建设金点子”。那一刻,诺亚觉得乡村居民“又幸福又努力”,这也构成了生机勃勃的上海。

  “上海乡村生活其实很方便,可以接收快递、叫外卖、骑单车、逛公园……”现代科技的发展,让乡村更加“智能”,诺亚认为,中国乡村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古朴味道和现代化特色融合在一起,让人们享受艺术、体验时尚。

  上海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来自于一个个精彩故事。2015年,作为交换生第一次来到上海,阿历克斯被城市的高速运转与人民的友好善良所感染,申请来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攻读研究生。求学期间,他与朋友拍摄了不少展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短视频,以幽默且平易近人的方式展开“科普”。

  人人都是精彩故事的传播者。阿历克斯认为,从外国人的视角来展现中国自然风光与城市特色,会产生不一样的传播效果。

  据悉,“我眼中的中国——美丽乡村”全球短视频征集大赛是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策划组织的民间外交品牌活动,旨在鼓励在华外国友人走进中国乡村,通过视频和自媒体向世界展示当今中国的美丽乡村。作为活动协办单位,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邀请在沪外籍人士参加活动,征集了来自美国、英国、肯尼亚、日本等国参赛者的精彩作品。(记者 占悦)

【纠错】 [责任编辑: 罗沛鹏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2311131038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