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推进新时代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上海1月18日电(记者陈爱平、许晓青、孙丽萍)记者从18日举办的2022年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上获悉,上海正紧扣主线、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推进形成新时代上海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卓越实践。
盘点2021年,上海文旅系统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聚焦庆祝建党百年主题主线,传承弘扬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文艺精品,提升红色旅游水平。2021年公布的两批上海市革命文物名录,共涵盖250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和3415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覆盖全市16个区,并实现四个等级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和馆藏一级、二级、三级可移动革命文物的全覆盖。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四大纪念馆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红色文化地图(2021版)》,集中呈现上海379处红色文化资源。《关于全面提升上海市红色旅游发展水平的指导意见》,明确将上海打造成为全国红色旅游发展高地、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典范、最具吸引力的红色旅游目的地之一。
过去一年间,上海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建成一批文旅民心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级,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100个“家门口的好去处”和100家“演艺新空间”,让人们走出家门便能体验“诗和远方”。上海“建筑可阅读”升级到以“数字转型”为特征的3.0版,“上海市建筑可阅读”官方微信小程序、“建筑可阅读”专线巴士等,让人们在市内各场景沉浸式阅读建筑、感知城市文化。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推动市民艺术夜校延伸至10个区、开设80余门艺术课程,深受市民游客好评。上海市民文化节在2021年举办5万余项活动,吸引2000余万人次参与。
上海正赋能“五个新城”率先发力,推进文旅节庆破圈迭代,深化文物综改取得突破。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个新城分别围绕“汽车文旅”“江南水乡 生态之城”“上海之根,人文松江”“东方美谷”“世界海岸、未来之城”打造“五”彩缤纷的文旅品牌。以“建筑可阅读,城市微旅行”为主题的2021年上海旅游节实现破圈和迭代,共接待市民游客2642万人次,拉动消费360亿元。沪苏浙皖文物局共同签署《长三角文物市场一体化规范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全国首个区域性文物市场一体化合作体系。
上海正加快文旅转型提质增能,大力促进文旅重大投资,持续丰富文旅消费供给,推动文旅数字化全面转型。《关于支持上海旅游业提质增能的若干措施》明确,产业政策从行业救急措施,逐步转向为产业未来赋能的新举措。“十四五”期间上海市重大旅游投资启动项目和2021年上海市旅游招商项目,助力建设高品质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上海科技馆、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等21家单位成为首批上海市数字景区;上海已启动建设上海数字文旅中心,打造“一码畅游”应用场景;截至2021年年底,上海已建成775家数字酒店。
“上海文旅系统着力夯实文旅事业根基,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政策供给更加有力有效,文旅安全持续抓紧抓实,展现了比学赶超、追求卓越的良好精神风貌,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平稳起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说。
进入2022年,上海将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着力点,全面落实上海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及市委宣传部工作要求,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奋力推进新时代上海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卓越实践,为上海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建设新时代人民城市展现新担当、作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上海文旅系统将大力营造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的浓厚氛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聚焦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发挥艺界力量,打造更丰富的文艺精品力作;发挥文旅融合优势,用好广电阵地平台,传承弘扬红色资源;深化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文娱领域和网络空间天朗气清。
上海将大力促进文旅融合跨周期布局高质量发展。具体来看,上海将突出上海都市型旅游特点,把更多都市资源转化为文旅资源,打造精品项目,打响节庆品牌,用高品质文旅供给适应、引领、创造新消费需求;推动高水平数字转型,加快文旅经济数字化、文旅生活数字化、文旅治理数字化全方位转型。与此同时,上海将继续创制一批支持文旅行业助企纾困、提质增能的积极政策,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营造一流的文旅营商环境。
2022年,上海市民文化节迎来10周年,沪上文旅系统正在努力让这项节庆活动实现“人民城市人人出彩”。新一年里,“市民艺术夜校”服务点将增加至50处。“街道+”“公园+”“生活圈+”文旅三大工程,让老街区老味道更浓。上海大博物馆计划,将推动“让文物活起来”。
“农历虎年春节临近,文旅行业将迎来客流高峰期和安全风险期。上海文旅系统将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举措,坚决防止疫情通过文旅场所和活动传播扩散,确保文旅领域平安无事。”方世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