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咖啡品出城市软硬实力
上海已成为世界咖啡消费之都,拥有近7200家咖啡馆。 从愚园路江苏路到定西路段,短短880米的距离,散落着大大小小13家咖啡馆。 本报记者 张伊辰 摄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星巴克在上海的开店速度又快了不少。去年9月20日,本市第900家星巴克咖啡馆落地松江区广富林文化遗址,上海成为该品牌全球门店数量最多的城市。
上海,世界咖啡消费之都。来自美团的数据显示,申城拥有近7200家咖啡馆,纷至沓来的外资品牌、强势崛起的本土连锁、个性化的小众咖啡馆,共同推动上海咖啡馆数量跃居世界第一。
数量之上,一条硬核咖啡产业链拔节而起,百亿元规模的咖啡港、大宗商品交易、咖啡豆上海指数,进一步提升上海的国际贸易中心能级;围绕咖啡的生态已然形成,人才集聚、空间创新、人文荟萃……春风化雨般让人享受海派生活方式,对这座“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心向往之。
从进博会到咖啡港,咖啡豆串起硬核产业链
一座城市,近7200家咖啡店,这是一个极为庞大的基数。当一杯咖啡在上海的消费端形成集成之态,它必然会在全球化的版图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分量。
嗅觉灵敏的市场主体率先捕捉到发展契机。2018年11月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36家企业在食品及农产品展区展示了咖啡产品。第二届进博会期间,埃塞俄比亚酋长咖啡在6天会期中提供了约6000杯试饮咖啡,展会后火速注册品牌,将“地球上最早的咖啡豆”直采到中国市场,开出“中国首店”,在上海“落地生根”。第三届进博会,墨西哥亚太商业联合会带来的咖啡产品全部卖空,会长立刻决定出口墨西哥生豆,在中国投资生产咖啡产品。
全世界的咖啡豆汇聚到上海,背后延伸出长长的产业链。市贸促会会长周敏浩坦言,全球有超过50个咖啡产地国,每天消耗约22.5亿杯咖啡,咖啡本就属于大宗商品序列,有着全球化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上海应有专业的机构引领和平台支撑,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咖啡贸易的产业能级。
当埃塞俄比亚酋长咖啡、东帝汶猫屎咖啡、牙买加蓝山咖啡等产业链上游的大批咖啡豆通过进博平台聚拢到大虹桥,后者顺势而为,于去年5月启动虹桥国际咖啡港,打造“从种子到杯子”的全产业链,提出:至“十四五”期末在虹桥形成百亿元级咖啡产业规模。去年11月,上海港虹桥咖啡贸易平台在大虹桥上线,建设专业咖啡仓库,为平台交易商提供咖啡生豆及相关产品仓储服务。平台负责人陶健表示,今年上半年平台还将推出“咖啡豆价格指数”,争取咖啡豆“中国价格”的话语权。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副主任孔福安告诉记者,大虹桥紧抓进博会溢出效应,不仅引进了多个国际品牌,还相继引入包括永璞咖啡、熊困困等一大批新消费品牌。今年,大虹桥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从空间创新到文化输出,软实力“润物无声”
氤氲飘散的咖啡香气,向上游延伸,勾勒出硬核产业链;而咖啡馆本身,则又沉淀着上海独有的咖啡文化与品质生活方式,润物细无声地传递这座城市的软实力。
消费终端的咖啡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逐渐领跑,咖啡所能推动的空间创新越来越多,“咖啡+书店”“咖啡+博物馆”“咖啡+音乐厅”“咖啡+邮局”……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徐剑看来,咖啡馆的一个个加号,打破了传统文化活动的边界,重塑出一种新型的、复合型文化空间,从而满足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提供更好的文化享受,“让人们在新的空间里喝咖啡、看演出、自由交流,带来美好生活新范式”。
法国当代哲学家、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认为,人们消费的不是物质,而是物质背后的符号。上海的咖啡文化能向全世界传递什么?徐剑总结出一个词——空间。22年前,星巴克进入上海时曾带来“第三空间”理论,意思是为人们带来除家庭和工作场所之外的休憩场所。但徐剑认为,上海的咖啡馆所赋予的空间意涵更为丰富,这里独有的“复合型文化空间”可成为上海生活方式的缩影、海派文化的载体、精神文化的符号。
真正的文化自信,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所有人对世界最基础价值的观感。徐剑认为,一杯咖啡里的软实力,就是让生活在上海的人们自信从容地享受上海的生活方式。
事实上,这种在咖啡空间里的文化输出,正“润物细无声”地发生着。以星巴克为例,美国之外最大咖啡烘焙工坊、全球首家“向绿工坊”环保实验店、中国内地首家共享空间概念店先后落地申城。这些在上海的创新和创意,终究会随着市民游客的流动,在全国甚至全球被复制。
上海要成为“一座令人向往的城市,让人流连忘返的城市”。这样的城市“一定是个细微处特别见精神、特别有味道的城市”。遍布上海的咖啡馆,就是这样一方氤氲飘香的场所,为城市增添暖意、惬意和诗意。(记者 徐晶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