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缓解和应对“假期综合征”?

2022年02月12日 08:48:12 来源: 东方网

    假期综合症是人们在假期(特别是春节、国庆长假)之后出现的各种生理或心理的表现。主要表现为假期后出现焦虑、失眠、厌倦、无精打采、工作效率低、恶心、眩晕、神经衰弱等。从心理病理学来看,长假期间昼夜节律不规律,从高强度兴奋回落到节后相对平静状态,大脑调适不良,引起心理或生理反应。

    那我们应该如何缓解“假期综合征”?

    症状一:睡眠紊乱

    调整生物钟。假期结束前1-2天,应及时调整生物钟,将作息恢复至节前健康状态。睡前避免长时间刷手机,调整好叫醒闹钟,中午可适当小憩。也可通过音乐、足浴、艾灸、推拿,让大脑得到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是恢复动力的重要手段。

    症状二:焦虑抑郁

    自我调节。长假的最后一天应在家休息,尽可能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及时进行自我情绪调节。也可通过向朋友、亲人倾诉,调整心理,释放压力,必要时,可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

    症状三:莫名恐惧

    制定计划。长假后,面对扑面而来的工作和学习日程表,会产生莫名的恐惧心理,甚至出现辞职或厌学的危险想法。这时候,就应该及时制定合理计划,有条不紊的梳理工作和学习任务,根据自身状态,循序渐进地给自己增加工作量,给自己充分缓冲调整的时间。

    症状四:食欲不振

    清淡饮食。“每逢佳节胖三斤”,假期过后,大家又开始关心自己的身材问题,过分的关注容易诱发贪食症或厌食症。长假期间,应避免酗酒、暴饮暴食或不吃不喝,保持健康、清淡、规律的饮食习惯。

    症状五:倦怠乏力

    体育锻炼。长假期间,人们又开始各种“葛优躺”了,躺平的确很舒服、很放松,但上班后就会顿感乏力、腰酸、背痛。休息的同时,也应保持合适的体育锻炼,让自己的身心活动起来,振奋精神,恢复状态。

    假期综合征其实是当今社会人们精神和物质生活全面提升的缩影,也是现代社会人们的一种正常心态,症状较轻者可在一周内调整恢复,若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应该及时到医院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

【纠错】 [责任编辑: 许超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466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