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解码魔都·守沪担当 | 12小时、3万步和76岁——来自基层一线的战疫片段

2022年03月30日 20:23:16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客户端上海3月27日电(记者朱翃 郭敬丹 史依灵)上海的疫情防控正在最吃劲的关头。社区封控,核酸检测、看病配药、蔬菜保供……基层一线,各项工作千头万绪,却是一枝一叶总关情。关键时刻,共产党员先上!这已经深深内化于基层党员的行动实践中,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

  ——12小时。

  闵行公安分局浦锦路派出所社区民警顾晓芬说自己都没想到,“人到中年还练就了‘新技能’。我们现在是集中办公,下社区一工作就是12小时,要穿好‘大白服’,上厕所就很不方便,特别耽误时间。我就少喝水,尽量憋,没想到我自己竟然能憋12个小时。”一番话,让人又好笑又心疼。

  闵行民警顾晓芬工作照

  42岁的她原本负责内勤,就因为自己“好动、闲不住”,主动申请到一线去做社区民警。她的同事评价她说:“这位阿姐有‘三快’——脑子快、手脚快、语速快,是社区民警的好料子。”

  闵行民警顾晓芬工作照

  3月21日上海降温大雨,顾晓芬在居民小区群里转发了第二天的天气预报,并告诉大家自己将结束这一轮次的上班,要开始居家办公,如果有什么问题及时通过手机联系。在顾晓芬的手机里,2477名微信好友,辖区居民占了八成;73个微信工作群,24小时开机。

  闵行民警顾晓芬工作照

  细心的顾晓芬还发现,很多居住在辖区里面的租客往往并不在小区业主群,他们是没有办法做到第一时间接收重要信息的。她通过走访排摸。组建了一个43人的“房东群”,并对房东们提出了第一时间将各类防疫政策信息对租客们进行转述的要求,目前都落实得很好。

  闵行民警顾晓芬工作照

  党龄22年的她说,“党员身份就意味着多一份责任与义务,关键时刻要比普通人付出更多。作为一位民警,我不求个人得与失,只求百姓安宁辖区平安。”

  ——3万步。

  上海市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普善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磊近日刷新了自己每日步数的最高纪录。3月7日起,他所在辖区内陆续有3个楼组要配合疫情防控进行48小时闭环管理。

  张磊(右一)与工作人员在闭环管理楼组楼下。受访者供图

  张磊今年33岁,这是第一次接到闭环管理任务,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最不想碰到的情况”,但为了能在“最不想”真的到来时做到快速、有序,他一直在准备。

  “去年看到有居民区被纳入闭环管理时,我和街道申请去做志愿者,实地学习、历练。”张磊说,“我得心里有底,要对居民负责。”

  住户情况排摸、防疫物资交接、张贴居民告示、引导居民提前准备好做核酸检测的相关二维码;为每个闭环楼组建居民群并担任群主,回复居民疑问、告知注意事项……忙前忙后,张磊的3万步就是这么跑出来的。

  “各位,解封”,每次,张磊都第一时间在群里发布通知。不少居民对他说,“书记,你辛苦了!”

  张磊想起第一天进入闭环管理时居民给他发的消息:“书记,看到我们楼下出现‘大白’了,什么情况?”张磊告诉他,“那就是我,大家配合统一安排就好。我在的,你放心。”这是一位党龄11年的社区干部的承诺。

  ——76岁。

  “这次防疫工作很吃紧,村里许多年轻人都参与了,我这个老党员怎么能落后!”崇明区庙镇南星村村民朱祖达向组织报到时都快生气了。

  身上红马甲、头顶小红帽、再戴上口罩,这一番“打扮”让人根本看不出眼前的这位志愿者竟然是位76岁的老人。连日来,朱祖达积极奔走在南星村的防疫一线,主动参与道口值守、人员排摸、物资配送等工作。每天早上7:30,他会准时出现在道口上,利用熟悉村情民情的优势对过往的外地来村人员进行体温测量、信息登记。

  这位党龄56年的老同志,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入党的老村干部,“退而不休”的他,平常就是个热心人,至今仍被南星村村民深切地称为“大队长”。如今疫情来袭,他更是主动向村委会申请到一线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疾风知劲草,危难显担当。正是这一个个戴着党徽的身影,让我们在“倒春寒”中,也总能感受到那份温暖。

  新华社『解码魔都』工作室出品

【纠错】 [责任编辑: 罗沛鹏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23111310536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