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控区域核酸筛查情况如何?抗原检测需要注意什么?今天的发布会聚焦这些问题
今天(4月3日)上午,上海举行第142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市疫情防控工作核酸筛查专班召集人、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刘平出席并介绍疫情防控最新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热点问答——
两批次核酸筛查工作在广大市民理解、支持和配合下,总体平稳
Q
上海广播电视台:第一批封控区域,以及第二批封控区域第一轮的核酸筛查结果,现在都出来了吗?全市范围内的核酸筛查具体是怎么组织实施的?
A
刘平: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3月28日起全市分批次开展全覆盖的核酸筛查工作。有关情况如下:
本次筛查以黄浦江为界,浦东浦南相关辖区为第一批地区,于3月28日-3月31日进行了核酸筛查。累计筛查1832.9万人次。浦西相关辖区为第二批地区,于4月1日启动筛查,累计筛查采样1441.16万人次。
为了做好筛查工作的组织实施,我们在市、区两级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分别成立核酸筛查工作专班,统筹协调核酸筛查工作。在准备阶段按照采、送、检、报这一链条来设计安排:
一是采样环节。在摸清辖区内街道(乡镇)、社区、小区的实际管理人口底数基础上,安排所需的采样人数;原则上以小区为单位,参照每2000-3000人设置一个采样点。配足工作人员、志愿者维护工作秩序,引导广大市民落实2米线间隔;通过分批次、分楼栋、分时段的方式,减少人员在短时间内聚集,避免交叉感染。
二是转运环节。要求启动核酸采样1个小时后,把首批样本转运至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开始运行。后续样本每半小时至1小时收集转运一次。同时,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为转运车辆做好运输保障。
三是检测环节。快速检出结果,对于后续快速管控、减少传播至关重要。本次筛查特别加强采检匹配的动态指挥和调整,实时掌握采、送、检进度。根据已设置采样点的采样能力、各检测机构的实际检测能力,提前做好划片送样的匹配。根据核酸检测机构的实验节奏,分批次送样,动态调度,做到“不空机、不积样”,利用好各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
四是报送环节。要求检测机构发现样本检测结果异常后,立即上报疾控机构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各区接到报告后即启动相关人员的固定、采样和检测工作,尽可能缩短时间。
两批次的核酸筛查工作在广大市民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下,总的看来是平稳的。
抗原检测是核酸检测非常重要的补充
Q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这两天不少市民进行抗原试剂检测。能否介绍一下开展抗原检测的情况,对市民做抗原检测有什么提醒?
A
吴乾渝:抗原检测是核酸检测非常重要的补充,通过抗原检测可以更早发现阳性感染者,尽早隔离并进行核酸复核,最大限度地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这次在第二批浦西地区抗原检测共计筛查超过1000万人,通过抗原检测我们发现了一些检测异常人员,第一时间进行核酸检测复核,有效阻断病毒扩散蔓延。
抗原检测的特点是速度快、操作简便,市民可以在家中完成检测。在这里,我再提醒一下,大家在检测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说明和操作视频。如果发现自己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请第一时间向村居委报告并居家等待,工作人员会安排你进行核酸检测复核。同时,大家要注意,抗原自测后的鼻拭子、取样管、检测卡等废弃物都应装进密封袋中,结果阴性的消毒后投放到干垃圾桶内,结果阳性的在人员转运时交由医疗机构按照医疗废物处理。
全市医务人员已全力投入疫情防控、核酸筛查、医疗救治、疫苗接种和面上医疗服务工作
Q
光明日报:随着感染者数量增多,方舱医院也不断增加。请问方舱的场地和医务人员是否足够,有没有困难?如何解决?
疫情期间,不少市民因封控或筛查居家。能否介绍一下,有哪些事项,市民和企业可以足不出户办理?大数据对疫情防控起到了哪些作用?
A
吴乾渝:本次疫情以来,我们已经陆续启用后备定点医院,改建一批方舱医院,我市现有定点医院、后备定点医院、方舱医院10余家。同时,我们又改建了一些大型公共设施,努力实现感染者应收尽收。在已开设的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我们在原派驻的10家医院基础上,又增加了龙华医院、岳阳医院、曙光医院、肺科医院、杨浦区中心医院等多支医疗队进驻。
当前,全市医务人员已全力投入疫情防控、核酸筛查、医疗救治、疫苗接种和面上医疗服务工作,为进一步做好疫情应急处置任务,国家已组派医疗队援助上海。兄弟省市的医疗队主要入驻方舱医院开展收治工作。大家可能已经在朋友圈、微博上看到,首批江苏、浙江、安徽的医疗队员、采样队员已经先期抵沪开展工作。在此,非常感谢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