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城中村”改造将伴随乡村数字化转型

2022年08月28日 08:49:18 来源: 新民晚报

  今后,申城“城中村”改造将遵循哪些法定规范?乡村治理如何数字化转型?27日上午,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43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乡村振兴促进条例》。

  加快“城中村”改造

  今年7月底,上海已全面完成持续30年的成片二级旧里改造,历史性解决这一困扰城市多年的民生难题;成片完成之后,重点将转向零星旧改。全面启动零星旧改之外,成套的旧住房改造也将加速推进。

  来自市住建委的信息显示,本市将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强合力加快推进“两旧一村”——旧区改造、旧住房更新、“城中村”改造。本轮疫情后,“城中村”改造更为迫切,打响“两旧一村”改造攻坚战,尤其是加快“城中村”改造,改善居民、村民生活,改善城市面貌。

  目前,根据新一轮“城中村”改造要求,市规划资源局开展“城中村”项目的规划土地政策优化研究,将“城中村”改造与乡村振兴战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撤制镇改造、区域功能提升相融合,以更高标准、更高水平持续推进“城中村”改造。

  依法依规实施改造

  今后,“城中村”改造,将遵循哪些法定规范?《上海市乡村振兴促进条例》第44条明确——

  ■相关区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区域功能提升、撤制镇改造等工作,按照政府主导、规划引领、尊重民意、市场运作的原则,统筹建设规划指标、土地供应等资源,加强政策供给集成,依法依规实施“城中村”改造,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实现居住环境、社会管理、产业发展等综合效应的提升。

  ■相关区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对“城中村”公共安全、公共卫生、人居环境、违法建筑等的整治力度,加强房屋出租和实有人口管理,提升安全隐患排查、风险管控和应急处置能力。

  此外,本市将依法健全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的乡村基层治理机制,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建立统一指挥、快速反应、上下联动的应急体系。

  推进数字化转型

  在申城,“城中村”的改造过程,也将是乡村治理的数字化转型过程。

  条例第15条明确,本市依托城市数字化转型,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加强农村数字化建设,增强农业农村领域数据汇集和应用,推动农业数据资源库、网络平台信息系统、农业空间地理信息系统深度融合。

  未来,依托政府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推进乡村公共服务和管理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实现信息发布、民情收集、议事协商、公共服务等村级事务网上运行,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乡村数字化转型,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定要求。条例第38条明确,本市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化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社会治理格局。(记者 姚丽萍)

【纠错】 [责任编辑: 沈梅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56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