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国研究团队联合发现甲状腺髓样癌分子分型

2022年11月13日 09:57:30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11月12日电(记者龚雯)近日,国际期刊《细胞发现》(《Cell Discovery》)在线发表的一份研究结果显示,发现了甲状腺髓样癌中新的致病基因,提出了甲状腺髓样癌的三类分子分型,并指出了每种分子分型潜在的精准治疗方向。

  该研究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嵇庆海教授、王宇教授、魏文俊副主任医师领衔的研究团队与西湖大学郭天南教授团队合作,联合浙江省肿瘤医院、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泰州市人民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绘制了甲状腺髓样癌蛋白基因组学全景图谱。

  据了解,甲状腺髓样癌是甲状腺“家族”中的一员,约占所有甲状腺癌的5%至12%。研究表明,超过一半的甲状腺髓样癌存在RET基因突变。

  外科手术是甲状腺髓样癌的首选治疗方式,早期患者的10年生存率可超过80%;然而,错过手术机会的晚期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由于缺乏有效治疗靶点,在过去往往面临“无药可治”的困境。

  2011年和2012年,两项国际研究分别证实靶向药物凡他尼布和卡博替尼可以显著延长晚期髓样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成为首批被美国药监局批准治疗晚期髓样癌的药物。2020年,两种高选择性RET抑制剂塞尔帕替尼和普拉替尼治疗RET基因突变型晚期甲状腺髓样癌的临床试验连续登上国际期刊,因显著的临床试验结果被美国药监局加速批准用于临床。除此之外,国产原研药物安罗替尼于去年在国内获批,为国内晚期髓样癌患者带来了希望。

  即便如此,晚期甲状腺髓样癌的治疗仍然存在很大不足。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主任王宇表示,尽管临床试验效果好,但是两种RET抑制剂的适应证仅限于RET基因突变的患者。髓样癌中有30%至50%的患者并不携带RET突变,这部分人群无法从这两种药物中获益。另外,只要使用足够长的时间,包括RET抑制剂、卡博替尼、安罗替尼在内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理论上最终都会出现耐药,患者耐药后,目前仍然没有任何有效的二线药物可以应用。

  “我们尝试从大数据样本入手,寻找更多潜在的靶向治疗基因,扩充甲状腺髓样癌治疗的’武器库’。”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肿瘤综合治疗组首席专家嵇庆海说,此次研究,对102位髓样癌患者的肿瘤/配对正常组织进行了基因全外显子组测序,并利用下游转录及蛋白组测序结果对基因突变性质进行联合解析,绘制出甲状腺髓样癌基因变异图谱,并为91%的髓样癌患者找到了明确的病因。

  更为重要的是,研究团队对102名髓样癌患者肿瘤组织的进行了深入蛋白组学质谱检测,并对其中绝大多数组织完成了转录组、甲基化组和磷酸蛋白质谱的测序。多组学联合分析表明,甲状腺髓样癌在蛋白表达谱上可以分成三类异质性明显的类型:代谢型、基底型、间质型,这意味着甲状腺髓样癌更精准的治疗策略将有据可依。

  王宇表示,这项研究有望在将来获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和应用,而头颈外科目前也在与合作单位密切协作,针对髓样癌和其他晚期/难治性甲状腺癌开展更多深入的基础、临床及转化性研究。

  据悉,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2021年甲状腺癌手术超过7600台。2020年,该科室牵头发布了甲状腺髓样癌诊治专家共识。

【纠错】 [责任编辑: 沈梅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7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