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切除8厘米气管加隆突 “再生”患者存活满5年

2022年12月12日 09:53:56 来源: 解放日报

  如今,科学家可从患者肋骨中提取干细胞,接种在可降解支架材料上,再生组织器官,这个神奇的技术就是“组织工程学”。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体内生物反应器”专利技术,由上海市胸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谭强领衔团队,克服传统组织工程技术的不足,构建出大段组织工程气管。基于此技术救治的首位患者韩先生已成功存活满5年。这也标志着胸科医院率先成功为传统医学无法医治的气管危重患者,开辟出新的生命之路。

  “没想到自己能活下来,还能活得那么好。”韩先生神采奕奕,完全看不出他曾因气管肿瘤被“憋”坏了。5年前,韩先生来胸科医院就诊时,肿瘤已超过6厘米,几乎堵住整根气管,侵犯了隆突,呼吸困难。他跑遍全国各地的大医院,都没寻到解决方案。

  当时,谭强正在开展一项“组织工程化气管临床试验研究”,这是亚洲首个组织工程化气管临床应用研究,旨在运用组织工程化气管替代品,修复切除范围超过6厘米、传统方法无法解决的气管缺损。经评估,韩先生成为这一研究的首名入组患者。术中,专家切除了8厘米气管加隆突,并成功接入6厘米组织工程气管。这一手术的成功,突破了气管外科的医学极限。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韩先生完全恢复了正常生活,至今年已存活满5年。5年中,在呼吸内镜中心孙加源主任团队的鼎力支持下,气管镜随访证实,植入的气管替代品完全被自体再生组织替代,成功实现组织工程气管再生。

  “虽然气管疾病较罕见,但我国每年有3000余名患者面临大段气管缺损绝境,我们的技术让他们有了希望。”谭强说。此次胸科医院实现组织工程化气管临床研究的成果转化,将进一步扩大该技术在临床的应用。项目组也计划将“体内生物反应器”专利技术扩展运用到其他组织工程器官构建,如食道、骨、心肌等,打开再生医学大门。

  一直以来,由于气管独有的血管结构和时刻暴露于空气细菌中的特殊性,气管替代研究被认为存在无法逾越的难点——缓慢再血管化和反复感染。因此,气管替代研究被誉为胸外科的“哥德巴赫猜想”。(黄杨子)

【纠错】 [责任编辑: 佘灵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8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