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线直击:上海120急救的冬至夜

2022年12月24日 09:37:52 来源: 新华网

  12月22日,冬至,晚上8点,位于共和新路上的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十院分站,120急救驾驶员陆坚宗、急救员阚王开和院前急救医生程海洲组成的三人急救小组,已经穿戴好手套、口罩、防护面屏、隔离衣,开始他们当天的夜班工作。“滴嘟滴嘟……”随着救护车灯的闪烁,三人争分夺秒赶往一户拨打120呼救的新冠病毒阳性居民家中。

  “您好,这里是120,大概还有10分钟到,病人现在情况怎么样?”在前往这户居民家中的路上,程海洲一边给家属打电话仔细询问,一边准备着需要的医疗物资。

  晚上8点22分,120车辆抵达这户居民所在的小区楼栋附近。此时,一位七旬老伯推着轮椅从电梯里出来,把虚弱的老伴徐阿婆交给医生说:“老伴发烧了三天,最近两天都没怎么吃东西,非常担心她的情况。”

  12月22日晚,120院前急救医生和急救员对刚抬上救护车的患者进行紧急治疗。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在老伯说话的间隙,三人急救小组迅速把徐阿婆推上了120急救车,程海洲立即给她开展吸氧、输液等治疗。数分钟后,老伯上车坐稳了,车辆快速驶向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阿婆之前血氧饱和度太低,只有92%,现在升到96%,血压、心跳也都平稳。”程海洲一路上紧盯着机器上数字的变化,同时不忘安慰老伯。

  晚上8点45分,120车辆抵达岳阳医院,急诊室里灯火通明,当徐阿婆被推进去时,医护人员立即上前先进行了各项检查,随后又向程海洲和病人家属进行了相关病情询问。

  原本记者以为徐阿婆被送往医院,眼前的这三人急救小组就会马不停蹄赶往下一户居民家中进行急救转运。可是,由于岳阳医院急诊室床位满了,而徐阿婆的身体状况也无法坐立,只能先躺在担架床上进行输液,急救车无床可用就无法继续接单,“压床”现象出现了。

  “‘压床’现象平时也会有,只是近期比较明显。”程海洲说,他做院前急救医生13年,不怕忙不过来,就怕像这样“压床”停着不动。听着车里总控台对讲机通话不停,知道有很多居民在打120,而且得知原本给120车辆送备用担架床的送床车,因为太忙短时间赶不过来,眼下就只能等。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气温越来越低,冬至的夜格外冷。晚饭都没顾上吃的程海洲,用这个间隙认真做完车内消杀,并时不时到急诊室询问是否有床位空出来。

  “由于最近很多人感染,院前急救任务激增,我们也有‘战斗’减员,三人小组都是临时组建,也有可能是两人小组。”陆坚宗说,最紧张的时候,他一个人又当急救员又当驾驶员,但同事们基本一退烧就赶紧回来上班。说不累是骗人的,但既然选择了这个工作,就要尽职尽责做好一名“急救人”。

  12月22日晚,因救护车无法进入,120院前急救医生和急救员推着担架床前往居民家楼下。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一直等到晚上11点多,终于有床了!快快快,三人急救小组抓紧收拾上车,此时,他们也接到了新的救治任务,迅速前往芷江西路。

  相比前一位患者徐阿婆,这位73岁的王老伯情况更加复杂一些,近期有过手术史,还有哮喘,这两日因感染新冠病毒出现了发烧、咳痰、气喘。由于居住在老旧小区,三人急救小组抬着担架把老人从3楼家中运到了急救车上,开展相关救治后,赶紧送往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此刻,时间已接近23日零点。这次交接没有出现“压床”,在与医院的急诊医生交接后,三人又驶向了新的目的地。在黑夜中,救护车闪烁的灯光,为生命照亮希望。(记者龚雯、刘颖)

【纠错】 [责任编辑: 许超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85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