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解码魔都)如何让企业“近悦远来”?上海连续六年锚定这招“先手棋”

2023年01月30日 09:41:25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客户端上海1月29日电 从2018年开始,连续六年发布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累计推出改革措施近千条,助推中国的营商环境排名从2018年的全球第78位提升到2020年的第31位……

  春节假期后首个工作日,上海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印发《上海市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也就是俗称的营商环境6.0版。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强调,要把市场化作为鲜明主线,把法治化作为基础保障,把国际化作为重要标准,扎实抓好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的落地落实,更好引导社会预期,大力提振发展信心

  和一般的抓项目促投资不同,上海锚定营商环境优化不放松,其底层逻辑在于营商环境像水源、空气、土壤一样,对经济发展动力和市场主体活力不可或缺。下好这招“先手棋”,吸引企业“近悦远来”,既是上海提升国际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需要,也是当前稳预期、强信心的关键举措。

   春节假期后首个工作日,上海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受访者供图)

  注重企业感受:“拿地即开工”“开工即用电”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的英文名“Doing Business”,按字面翻译,就是“做生意难易程度”。所谓“改革措施千万条、企业感受第一条”,企业获得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所在。

  那么,上海的营商环境究竟怎么样?有几组客观指标可以从侧面反映上海连续多年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效。

  办事效率。“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的“特斯拉速度”,从土地摘牌到取得施工许可证仅用6小时的“松江速度”,在上海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中,速度一词体现得淋漓尽致。

  速度还在不断刷新。今年春节假期刚过,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临港能源服务中心的施工团队即奔赴浦东机场南侧片区,敷设电力管线等基础设施。

  如今在临港新片区,“拿地即开工” “开工即用电”已成为一种常态。以往,企业拿地之后需要向供电公司申请接电,供电公司需要做好前期准备、现场勘察、施工规划后才能进行电源接入。但为了让项目尽早接入用电、真正实现开工,临港能源服务中心创新开展“即插即用”接电模式。

  “这个模式简单理解,就像家里买了新电器,插上插座就能随时运转一样。”临港能源服务中心主任王威说,电力公司在项目落地前便对接政府相关部门获取土地出让信息,提前开展临电供电方案编制、设计,在土地大规模开工前将10千伏临电电源点布局至用户红线附近,“如此一来,我们从‘用户等电’转变成了‘电等用户’,落户企业只要具备条件的,当天即可从附近的‘插座’接电。”

  企业数量。统计显示,过去5年上海累计新设各类市场主体225.1万户,比上个5年增长52.7%。截至2022年底,上海每千人企业数量增加到111.1户,全国排名第一,相当于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人在当“老板”。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上海陆续实施了发展壮大市场主体32条措施、扶持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34项政策。探索包容审慎监管,累计对5000余户市场主体实施免罚,免罚金额约6.4亿元。这些措施为市场主体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依托电子营业执照系统推行“市场主体身份码”、完善水电气网(宽带)联合报装机制、推进无缝续贷增量扩面……最新出台的营商环境6.0版中,对企业获得感的重视依然跃然纸上。如果说招商引资是“术”,优化营商环境就是“道”。环境不好,项目来了也会走。环境好,企业才会“近悦远来”。

  刀刃向内改革:用数字化手段做实服务企业“一件事”

   上海浦东深化“一业一证”改革(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很给力,这次‘善新贷’额度增加到500万元,我们研发的劲头更足了!”从事半导体业务的上海晨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善新贷”是建设银行推出的一款纯信用贷款,可以随借随还。

  中小企业感受到的融资渠道拓宽、融资成本下降,与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和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有密切关系。近年来,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会同多个部门推广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依托 “一网通办”向银行开放与普惠金融相关的公共数据,为中小微企业“精准画像”,推动金融资源“精准滴灌”。

  截至2022年12月末,上海共开放12个部门总计1034项数据,上线金融机构服务企业数约46.8万户次,为3182亿元中小微企业贷款提供数据支撑。

  “一网通办”“一业一证”“一表申请”“一口受理”……在上海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中,“一”是高频词,也是关键词。它代表一种改革理念:要以刀刃向内的精神,对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办事流程进行系统性重构,真正把职能部门“单个事”,变成服务企业“一件事”。让企业群众从逐个“找部门”,变为直接“找政府”。

  以开饭店为例,在办理人看来就是“一件事”,却涉及市场监管、酒类专卖、绿化市容、消防4个部门的6个审批事项。通过流程重构,上海将4张申请表融合成1张,再通过调用电子证照等措施,将办理时间大大缩短。类似的“一件事”,每年都会在上海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系统中上新。

  高效办好“一件事”,要依托数字化手段。上海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提出,要用好数字化手段为优化营商环境赋能,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效率提升。加快推进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全场景应用,构建线上线下全面融合的服务体系。

  新的一年,上海还将在“一件事”上继续攻坚。根据营商环境6.0版,今年上海将深入推进企业高频证照变更联办“一件事”,推出更多规划、土地等审批“好办”“快办”事项,深化企业员工录用“一件事”和就业参保登记一体化改革,做强公共资源“一网交易”总门户和综合交易、服务、监管系统,建立破产企业财产信息“一网查询”机制,等等。

  解锁“三化”密码: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临港新片区新春建设忙(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从1.0版到6.0版,上海不断升级优化措施,就是想在“久久为功”中,推动营商环境发生“润物细无声”的变化。

  确保上市材料符合审核要求,必须要取得相关政府机构的合规证明。但合规证明办理过程非常繁琐,存在“细节严、证明多、敲章难”等诸多问题。瞄准以上难点、痛点,浦东新区试点以信用报告代替行政合规证明,有效提升了资本市场服务效能。

  自2021年11月《浦东新区企业信用信息报告代替行政合规证明实施方案(试行)》实施一年以来,浦东新区已办理291家企业的申请,其中科创板上市企业益方生物在上市材料准备过程中涉及了市场监管、税务、药监、土地、劳动、安全生产、环保等多个部门的行政合规证明事项,经申请查询信用报告后一次性获得所有部门的行政许可和处罚信息,有效减少了企业上市的沟通和时间成本。

  在上海普陀,“人靠谱(普),事办妥(陀)”已成为一张金名片。近年来,普陀还聘请一线工作人员、企业家代表、专家学者等担任“体验官”,精准识别、常态化收集营商环境建设中的改革堵点、政策难点、服务痛点、监管盲点。

  “靠谱贷”是普陀为帮助区内企业克服疫情影响、加快复工复产推出的金融举措,但有“体验官”反映:企业还希望“靠谱贷”额度更大、银行放款速度更快。普陀区金融办立即开展工作,联合区内银行将单一企业最高授信从3000万元调整至5000万元,并由财政给予利息补贴。

  “体验官成了政企间的‘连心桥’,助力政府当好‘店小二’,拉近了彼此距离。”再惠(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陈振华说。如今,上海已建立市区两级营商环境“体验官”工作机制,及时感知、高效解决市场主体反映的营商环境问题。

  上海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是上海推进营商环境建设的第6年。国际上,世界银行正式启动新评估体系,评估范围更大、覆盖面更广、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在前五版的基础上,上海新推的6.0版行动方案,保持了延续性,践行“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服务理念不变;发力创新性,进一步发挥浦东、临港新片区、张江、虹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等重点区域的先行先试作用;突出集成性,从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出发,进一步提升上海营商环境综合性优势;巩固实效性,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

  在今年1月份上海两会闭幕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提问:上海吸引外资有什么“密码”?上海市市长龚正回答,如果说有“密码”,“三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造就的好环境是重要因素。以“三化”为指引,建设成为国内营商环境标杆城市,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国际影响力,上海正在加速行动。(记者 何欣荣、桑彤、周蕊、吴振东、郑钧天、王默玲)

【纠错】 [责任编辑: 沈梅 ]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

热点推荐

扫一扫

扫一扫,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新华网上海频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93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