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艺人跨界咖啡店传承非遗技艺
3月7日,39岁的女手艺人张翰敏与上海的咖啡爱好者互动,分享环保生活理念。新华社记者 许晓青 摄
新华社上海3月10日电(记者许晓青、杨恺)用赭石色的咖啡渣作为染料,进行反复多次浸泡染色,同时添加普洱茶一起着色,一条扎染的小丝巾在张翰敏手中,短短半小时就制作完成。
近日,39岁的女手艺人张翰敏带着阿爸阿妈和大儿子来到上海,在星巴克非遗概念店,推广云南大理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扎染技艺,同时也向上海的咖啡爱好者介绍咖啡渣和普洱茶的另类染色固色功效,演绎了一番别致的扎染与咖啡的“交响”。
扎染古称“绞缬”,是中国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张翰敏的老家周城村被誉为“扎染之乡”。在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她带头开设的蓝续环保文化发展工作室,经过约十年发展,已经壮大起来,在喜洲镇、大理市中心、昆明市等地都设有店铺,并有20多名全职员工,兼职者多达168名。
站在星巴克非遗概念店内,张翰敏身着精美的民族服饰,现场展示了咖啡扎染技艺,手把手教咖啡爱好者体验传统手工艺。云染、珍珠花、鱼鳞纹等精美纹样,很快扎染而成。
张翰敏说,工作室用“蓝续”起名,是希望将记忆深处的“大理蓝”传承下去。“从小照看我的奶奶离世之后,奶奶家中那个落满灰尘的织布机提醒着我,如果年轻人不加入,这项技艺可能就断代了。我心中有一种非常强烈的紧迫感。”她说。
大约一年前,星巴克中国公司与中国相关公益机构合作,启动“星绣未来”乡村女性经济赋能与非遗传承项目,助力非遗文化传承和乡村发展。这让张翰敏有机会奔走于全国各地,更好地推广大理白族扎染技艺。
“我们不仅用马蓝等植物进行扎染,还可以用苏木染出粉红色,用栀子果、洋葱皮、姜黄等染出黄色,用石榴皮染出黄绿色,用核桃皮染出褐色,用咖啡渣和普洱茶茶叶染出浅褐色。这样制成的扎染丝巾,不仅漂亮,而且能传递出促进循环和可再生的环保生活理念。”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