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魔都·民生访谈|呵护“一小”、助力“一老” 教委主任解码上海教育“微笑曲线”
新华网上海5月4日电(记者 吴振东)宝宝能否顺利入托,并享受优质的照护?家门口的学校,办学质量如何保证?作为深度老龄化的城市,上海如何回应“老有所学”的新期盼?
“解决好‘一小一老’的教育问题,就能为这个城市画出一条‘微笑曲线’。”上海市教委主任周亚明4日做客“2023民生访谈”,回答市民最为关注的教育热点话题。
上海市教委主任周亚明(右)做客“2023民生访谈”
“宝宝屋”建设全面铺开
双职工父母常有临时有事无法看护孩子的烦恼,带娃的祖辈也希望拥有属于自己的舒缓身心的时光。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托育服务资源增量扩容。
今年1月1日,《上海市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正式实施,明确“按照区域内常住人口和需求配置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设施”“社区托育服务和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纳入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等内容,为实现“幼有善育”提供了明晰的法制保障。周亚明表示,上海将用好这一法制保障,进一步建设好家门口的托育服务优质资源,鼓励支持社会主体参与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让市民享受便利公共服务,让孩子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
上海市大宁国际第四幼儿园创设了多种符合托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活动。 新华社记者 吴振东 摄
据了解,上海从2022年起试点探索“15分钟托育服务圈”,逐步构建以幼儿园托班为主体,普惠性资源为主导的托育服务体系。目前,全市近1000家幼儿园开设了托班,占全部幼儿园的60%;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863个,占托育服务机构总数66%。同时,越来越多的社区托育“宝宝屋”,满足了家长就近就便、灵活多样的临时照护需求。
周亚明表示,今年上海将进一步加大幼儿园开设托班力度,在保证3岁至6岁幼儿入园需求基础上,所有幼儿园尤其公办幼儿园都将做到托班“应开尽开,能开尽开”,全年新增不少于2000个公办幼儿园托班托额;“宝宝屋”则将在去年试点基础上,今年实现全市16个区全面铺开建设,新增不少于3200个社区托育托额。
让“家门口的好学校”更多涌现
上海市第五中学曾经历3次搬迁,办学一度陷入低谷。近年来,通过一系列举措,市、区两级优质科创活动资源持续向市五中学辐射,学校科技特色日渐凸显。2022年,该校被评为上海市科技教育示范校,生源回流现象显著。
这是上海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取得实效的一个缩影。“坚持有教无类、回归本原,把精力用在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上,它们就是我们身边成长起来的‘家门口的好学校’。”周亚明说。
上海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 促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在家门口就能就读好学校,是广大市民的期盼。进入“十四五”,上海在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上进一步提档加速,取得积极进展。据介绍,通过第二轮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66所郊区学校办学质量得到显著抬升;通过推进学区和集团办学,目前学区和集团已覆盖约80%义务教育学校,约20%的学区、集团成为紧密型办学联合体;通过第一轮公办初中强校工程,128所强校工程实验校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对口生源逐步回流,家长和学生对实验校的平均满意度超过90%。
为进一步推进“家门口的好学校”建设,周亚明列出三项举措。一是启动示范性学区和集团建设,核心是将师资流动作为重点指标,促进优质师资相对均衡,带动面上学区、集团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启动新一轮公办初中强校工程,聚焦校长和师资队伍提升、教学质量提高,重点推动70余所公办初中学校走向高质量办学;三是实施新优质学校高质量发展引领计划,树立起新时代家门口好学校的价值标杆,创新学校发展方式,形成普通学校走向优质办学之路,扩大新优质学校的“朋友圈”。
助力老人跨越“数字鸿沟”
截至2022年底,上海户籍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36.8%、65岁及以上占比达到28.2%,已进入国际标准下的“超级老龄化社会”。老年教育是教育和老龄事业的重要部分,在此背景下,上海须在更高起点上回应市民“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教、老有所为”的新期盼。
在上海老年大学钦州书院“金融岛”教室,学员学习电子支付和反诈常识。 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数据显示,上海现已经建成了覆盖市、区、街道、居村委社区的四级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网络,建有各类老年教育机构和学习点近6000个,每年接受教育的老年人超过200万。此外,上海打造了全国首个面向50岁及以上人群的全媒体终身教育平台——“金色学堂”频道,集聚近千条课程节目,日收视用户达100万人。
“但是,在老年人的期待面前,我们仍要提供更优质的老年教育,彰显教育公平的新内涵。”周亚明表示,智能技术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客观上也给老年人挖了一道“数字鸿沟”。对此,市教委将会同市民政局、市老龄办等部门,开展老年数字教育进社区行动,着力送教上门,服务每一位有需求的老人,让老年人享受城市智能化、数字化带来的红利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