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为上海建“无废城市”夯实基础
上海将再添“无废城市”这一实力标签。今年初,《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发布,以“无废城市”建设为切入点,加快探索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新范式。
围绕目标愿景,到2025年,上海固废产生强度稳步下降,资源化利用体系显著优化,无害化处置能力持续夯实,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范,数字化全面赋能固废全域治理,“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初步建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统筹协调、高效安全的固废治理体系。
到2030年,上海固废充分资源化利用,实现固废近零填埋,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稳居全国前列。
简言之,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要在生产、收集、转移、利用、处置每个环节,圈出更多“变废为宝”的闭合曲线。
全社会共同参与绘就“图景”
什么是“无废城市”?解释为“没有废弃物的城市”显然有失精准。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这段论述中,“无废城市”成为一个内涵丰富的科学概念,着眼于废弃物从产生到消解的全过程。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旨在最终实现整个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处置安全的目标。
回顾以往的垃圾治理,大体遵循着这样简单的逻辑:“某类垃圾增加—处置能力不足—新建对应的处置设施”。这固然是符合直觉的,重点落在垃圾产生的事后处置,即“中间和末端减量”上,但不足以诠释“无废城市”的内涵。“无废城市”的最终图景,需要全社会、全流程地普遍参与方能绘就。
客观来讲,上海打造“无废城市”的底子相当不错。
就说生活垃圾分类,上海作为全国的“排头兵”,这些年实践总结出了成熟流程,形成了不错的引领效应,为“源头减量”打下坚实基础。
建设“无废城市”,意味着进一步算细账。比如,优化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信息化平台,建立全程计量体系等。到2025年,上海将全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和全程分类收运处理系统,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回收利用率分别达到95%、45%以上,垃圾分类工作水平保持全国领先。
又如,深入推进规模化菜场湿垃圾就近就地源头减量,加大净菜上市力度;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生产、销售和使用;加快推进商品包装和邮件快件包装减量化、绿色化、可循环。上海提出,到2025年,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快递包装回收设施覆盖率均达到100%。
“无废城市”以“无害化”做托底保障,对“资源化利用”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上海的对策之一,是巩固优化“两网融合”回收体系,持续推进点站场标准化改造提升,实施低价值可回收物补贴政策,提高主体企业集聚度和服务能力。
串联起全套专业的处置系统仍是关键。按照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并举的原则,上海将继续推进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在老港、闵行、嘉定、松江、青浦、奉贤、崇明等区域再新建一批湿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充分保障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和资源化利用需求,到2025年,上海生活垃圾焚烧能力稳定在2.8万吨/日、湿垃圾处理能力达到1.1万吨/日。
聚合共生,从“细胞”养成开始
细胞,正从一个生物学概念,变为探索城市治理的切入口。
“无废细胞”这个新名词,让“无废城市”这个看似庞大的目标,逐渐化解为人们日常触手可及的微小改变,以润物无声的姿态走入百姓生活。“无废社区”“无废校园”“无废商场”“无废景区”……都从“细胞”养成开始。
具体而言,“无废社区”的内涵包括补齐关键短板,探索引入再生资源智能化回收装置、引入快递包装和外卖餐盒的回收设施;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开展厨余垃圾分类和就地资源化利用,提高再生资源、厨余垃圾、包装废弃物的回收比例。
“无废校园”旨在将“绿色学校”、垃圾分类等“无废”理念融入学校管理及教学活动,鼓励推广无纸化办公,有力推行“光盘行动”,鼓励相关课程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展览、知识竞赛、征文等互动活动,带动师生践行环保理念、共同参与“无废城市”建设。
由此,身处其中的你我他,带着从“细胞”中获取的“无废”烙印,穿越人海、回归家庭、再汇入社会,又成为散播“无废”理念的新生“细胞”。
小“细胞”聚合大能量,绿色跃迁指日可待。到2025年,静安、长宁、宝山、嘉定、松江、青浦、奉贤、崇明、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将基本建成“无废城市”,其他各区完成相应的“无废城市”建设任务,开展重点园区、行业企业“无废”示范,全市实现原生生活垃圾、城镇污水厂污泥零填埋。(史博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