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AI时代新挑战,数字化时代知识产权保护系列论坛在沪举办
新华网上海5月30日电(王若宇)15秒画出一幅电影海报,1分钟做出一段精美视频,不仅会写小说、诗歌、文案,敲代码,还能制定学习规划,辅助教学、出试题。日前,包括ChatGPT在内,一些基于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语言工具平台受到各行各业关注。人们在感叹其“超能力”的同时,也引发了相应的知识产权、数据安全、技术伦理等风险和隐患问题,亟需引起重视和关注。
近日,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市场监督局、华东政法大学联合主办的“数字化时代知识产权保护系列论坛——从 ChatGPT 使用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和风险说起”论坛活动在上海举办。会后,新华网采访了参加活动的相关学者,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新华网:ChatGPT会和年轻人“抢饭碗”吗?
图为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危辉。新华网发(主办方供图)
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危辉:人工智能可以做的事情无非是推理、问题求解、决策、理解、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它把这五个方面混合起来。这背后还是算法。因此人工智能不会真正意义上取代人的工作,至少目前阶段不会。它可以取代的是能够通过机器学习给出解决方案的工作,比如初级的文秘,写的东西很格式化,只要换几个词、变化一下图形组合就可以,这就很有可能会“下岗”。但复杂的编程它做的不好,因此真正的码农就不必担心这个问题。
此外,当今所谓人工智能的“超能力”很有可能是借助其他技术的进步,比如计算机网络、无线通讯、计算机硬件,还有类似于数字化、大数据模型等等。这些功劳不能都算在人工智能头上。比如5G实现无人驾驶,大家会觉得这是人工智能的进步,很有可能用的是远程遥控的技术,是人在开,不是机器在开。
新华网:如何治理生成式AI内容的版权风险?
图为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丛立先。新华网发(主办方供图)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丛立先:生成式AI在数据挖掘中很大程度上把别人作品数据化,所有学习从符号学角度,都是符号图像呈现的各种数据。海量挖掘使用的是作品,还是把作品变成所有符号、图像的学习。这种挖掘形式很特殊,需要思考这里的版权风险。
我认为,可以从技术的角度解决相关问题。譬如引入水印技术、密码技术、标签等手段,现在很多科学家已经开始这种尝试。此外,还需要重视平台版权自治,以后随着各个大公司推出的产品越来越多,生成式AI会成为普遍应用的互联网迭代技术。平台自治和平台间就版权问题展开合作治理变得非常重要。
新华网:人工智能生产的作品是否属于发明创造?AI能够成为知识产权的主体吗?
图为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许春明。新华网发(主办方供图)
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许春明:按照现实法律规定,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必须是人类的创作成果,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专利法中的发明创造必须是人类的发明和设计,是发明人的智力成果。人工智能生成物并非自然人的创作和创造,没有体现人类的思想情感和智力创造。因此,法律界现在的立场是:AI创作物不是作品,AI不能成为作者,AI创作物不受版权保护;AI创造物不是发明创造,AI不能成为发明人,AI创造物不授予专利权。
在法律适用上,AI生成物不受著作权法和专利法保护,并不意味着不受其他法律保护。AI生成物不是人类智力成果,但是可以认定为人类劳动成果,是生成式AI拥有者基于一定的投入甚至是巨大投入所产生的劳动成果,具有商业价值,能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具有可保护的法益,可以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予以保护,以实现对生成式AI发展和应用的激励。
新华网:人工智能时代给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哪些新挑战?
图为上海市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业务委员会主任刘峰。新华网发(主办方供图)
上海市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业务委员会主任刘峰: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和前提就是广泛抓取各种数据。这时,就出现了第一层面的问题:抓取行为是否会侵犯到他人的商业秘密?抓取行为是否会涉及数据安全?其次,我们还会遇到第二层面的挑战,ChatGPT在抓取数据后并非简单照搬照抄,而是对数据进行了处理,甚至还可以遵守著作权法的要求,进行文字的重新编辑,避开“查重”的比对。那么,问题来了,原著作权人如何维权就遇到了难题,如何证明人工智能抓取了自己的作品后还进行了修改和编辑?这些问题,都将很快摆在企业和知识产权权利人的面前。对于这些前沿问题,科技人员和法律工作者应展开充分探讨,这对于未来我国法律的修改和制定非常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