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道德模范的“火焰蓝”工作室 ——记陈佳乐工作室
2019年11月,宝山区宝山消防救援站站长陈佳乐获评宝山区道德模范暨“感动宝山”十大人物。2021年宝山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以陈佳乐同志为核心组建成立陈佳乐“火焰蓝”工作室。2022年7月6日,宝山区举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宝山区长高奕奕在会上宣读了相关决定,区委书记陈杰为道德模范陈佳乐“火焰蓝”工作室授牌。
陈佳乐“火焰蓝”工作室全体指战员忠诚践行训词要求,以“人民群众欢不欢迎、满不满意”为标准,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标准、做实服务功能,用实际行动在驻区里搭建了一座座“连心桥、爱心桥、平安桥”。
工作室成立后,陈佳乐暂获了一系列荣誉。2021年-2023年,陈佳乐带领宝山站连续三年获评总队标兵队站,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集体三等功2次,2022年7月,荣获宝山区“最美退役军人”,2022年9月荣获市级机关“海上最美家庭”。
工作室紧紧围绕“服务辖区、展现形象、弘扬正气”的工作思路,成立了一支由国家消防队员组成的“火焰蓝国旗护卫队”,在辖区各类仪式庆典场合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了宝山消防救援队伍良好的队伍形象。
工作室精心挑选队列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骨干力量组成,通过业务集训、武警官兵带教、外出评比等方式确保“业务精、流程熟”,队内定期开展“擎旗手”评比活动,不断激发广大指战员对“国旗护卫”工作的认同感和积极性。工作室广泛利用辖区红色资源,以淞沪抗战纪念馆、宝山革命烈士陵园、上海解放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主体,联合区文明办着力打造国旗护卫队品牌宣传的“辐射圈”,同时积极参与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居委的教育实践活动,大力构建国旗护卫队深入群众、传播正能量的“覆盖面”。
工作室还积极参与团区委、区教育局、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的“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国旗下成长”宝山区青少年升国旗暨爱国宣讲主题活动,靠前指导少先队员排练升旗动作,与少先队员举行联合升旗仪式,为少先队员从小立志向、修品行、练本领树立了榜样,先后累计开展“国旗下成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28次,被宝山区团委聘为“宝山消防青年志愿国旗护卫队”。秉承“深度挖掘、广泛开发”的原则,工作室积极推进实践体验学习,主动创建“火焰蓝义务讲解队”深入淞沪抗战纪念馆开展义务讲解工作,展示消防救援队伍的好形象、新担当。
陈佳乐工作室着眼职业特色创新。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要求,利用专业优势,主动作为,定期为纪念馆开展雕塑清洁、绿化环境打扫、场馆消防安全隐患整治、疏散演练等活动,在讲解之余主动为参观群众科普消防安全知识,分发消防宣传手册,先后通过义务讲解形式开展消防培训30余次、消防宣传和各类疏散演练50余次近3000余人直接或间接学习了消防知识。
工作室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突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岗位实际,在打造“火焰蓝志愿服务队”上下功夫,出实招。一是对标形势任务,确保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定了“1+1+1”的为民服务制度,即:每季度1次友谊街道为民服务、慰问社区孤老、社区消防宣传,每月1次社区消防安全隐患整治,每半年1次滨江公园雕塑清洗,同时结合当前疫苗接种、疫情防控等工作主动配合街道防疫部门的开展了“党旗在疫情防控高高飘扬”“火焰蓝在疫苗点”特色志愿服务工作,实现常态化服务机制。
二是对标队伍特点,确保志愿服务专业化。将“火焰蓝志愿服务队”分为便民服务、医疗服务、消防宣传三支小分队。与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结对共建组建医疗志愿服务组织,为市民提供测血糖、义诊咨询等服务;设计定制消防安全宣传系列展板及文创产品,宣传分队现场科普消防安全知识、分发纪念品。三是对标群众需求,确保志愿服务精细化。抽调党员骨干设立精细化服务三大岗位,即社情民意信息岗位、困难群众帮扶岗位、服务活动记录岗位,提供精细精准的便民服务。专门制定“服务档案”,详细记录服务的时间、地点、对象和评价反馈,定期开展交流、讨论、评比,逐步形成服务登记评比制度。
2022年3月以来,工作室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大上海保卫战,用拼搏、担当、履职、尽责诠释着道德模范的精神内涵,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给予的殊荣。
工作室培树忠诚品格,勇当抗疫“急先锋”。迅速成立1支党员突击队和5个党员先锋岗,队站副站长王冲、消防员韦冠印等7名同志主动请缨奔赴疫情防控一线,在市区两级五个方舱点驻扎近3个月,为百姓筑起了安全屏障,守住了消防底线,为集中隔离点的消防安全保卫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积极发挥辐射带动效应,以点带面,带领全体队员开展群众性、自发性、针对性的好人好事40余件,先后涌现了方舱里的美好约定、携手抗疫等感人肺腑的典型事迹20余人次,并积极做好总结归纳,形成了氛围浓厚、正向引导的先锋模范效应。将垃圾清理、通道疏通、维修家电、扶贫帮困化为灭火救援行动之余的自觉行为,由消防员化身修理工、保洁员、讲解员、宣传员,用真情、真事、真干为百姓纾困解难,累计开展扶贫帮困30人次,为传递政府温暖打通了“消防渠道”。(许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