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燃气检验检测设备智能化升级
立冬过后,清霜冷絮,冷空气抵沪,触发史上最早寒潮预警。与此同时,一大批“送暖大军”蓄势待发。为了让老百姓过冬更有底气,在上海,技术部门根据安排对燃气设备设施及安全装置进行检测与评估,还用上了最新技术,确保今冬燃气安全稳定供应。
在肉眼不可及的地下空间,藏着一条条上海的“城市生命线”——燃气管道。往常,燃气压力管道的检测基本采用传统的胶片射线照相技术,工作时,需移动射线机进行360度全景拍摄。不仅操作难度大,易出现错拍、漏拍现象,无法保证拍摄质量,且工作效率低。同时,洗片过程中所使用的显影、定影液,对人体存在一定的健康隐患,处理后的残液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如今这一弊病有了“解药”。以世博文化中心为试点对象,近期,上海城投市政规划院燃气检测公司使用了最新研发的“压力管道数字化检测系统”,依靠传感、芯片与云计算、大数据的创新融合应用,通过数据智能化手段,进一步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提高了检测工作效率。
相比传统的检测技术和方法,这套检测系统中的“‘机器人’自动检测”和“现场系统化读片”,体现了独特的技术优越性。例如,数字化X射线成像检测技术,是当前最先进的图像检测分析技术,对电子底片处理精度高,便于对图像进行电子存档;拍片机器人(齿轮爬行器),可根据预设的拍摄轨道,自行进行全方位拍摄。这些积极尝试,加快了燃气压力管道检验检测向“智慧检测”转型。
此外,软件上的“智慧”也同样重要。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是重中之重,燃气检测公司自主开发了“压力管道检测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作业和安全监控的自动化、业务和办公管理的信息化,同时具备检验报告自动编制等功能。该系统可在第一时间快速详细地查询所属管道的各项信息,简易快速配置应用场景,有“可视”“快速”等优点。
目前,燃气检测公司正按照“数字化实验室”创建规划,接下来,将在燃气压力管道检测中积极引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对埋地燃气压力管道、燃气门站、城市标志性建筑和重要公共设施内的燃气管道设施建立动态管理模型,对燃气设施设备实行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确保全市燃气安全稳定供应,助力上海打造韧性城市。(史博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