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越办越好说明了什么
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10日在上海成功落下帷幕。58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参展商亮相企业展,国别、企业数均超过上届;36.6万平方米的企业展总展览面积实现进一步扩容;签约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量超过上届,“回头率”超80%……一连串亮眼的数据充分表明,即便在疫情影响下,进博会越办越好的承诺依然没有打折扣。
进博会越办越好,说明经济全球化依然是不可阻挡的发展大势。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特别是受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面对种种变化,全球经贸将向何处去?是彼此设障还是相互尊重?是封闭脱钩还是开放合作?是零和博弈还是互利共赢?通过进博会,或可一窥端倪。
一段时期以来,中美经贸会否逐步“脱钩”的讨论不时出现。在进博会上,众多美国企业用实际行动对这个问题给出了答案。进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美国企业参与进博会的热情一直很高,此前三届参展企业数分别为近180家、192家和198家,今年多达200家左右。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中美贸易额同比增长35.4%,达5431亿美元。可以看出,尽管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出现了一些回头浪,但各国经济彼此依存、利益深度交融,开放合作仍然是历史潮流,互利共赢依然是人心所向。
进博会越办越好,说明让世界共享发展红利,中国言必信,行必果。
进博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打造这一创举,既是推进高水平开放的重大举措,也体现出与世界主动分享发展机遇的大国担当。
事实上,在疫情影响下强调“本国优先”的行为屡见不鲜。而中国,始终坚信开放合作既是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现实要求,更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今年恰逢中国“入世”20年,20年来中国一直坚持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14亿多人口和4亿以上中等收入群体,每年进口商品和服务约2.5万亿美元,市场规模巨大,中国潜力无限。
更重要的是,中国采取切实行动不断将潜力变成现实。比如,中国在历次进博会上都会宣布干货满满的开放举措,并确保落实,不断为世界经济注入正能量。即便在全球疫情反复的背景下,中国仍克难前行,连续两年坚持举办进博会,以帮助因疫情遭遇困难的各国企业共渡难关、携手前行。
在进博会这个舞台上,全世界看到了经济复苏的希望,也感受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有为担当。
进博会越办越好,说明新发展格局正在稳步构建。
2723亿美元——这是四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数字背后,是进博会快捷高效地打通了国内市场需求与国际市场供给之间的通道,促进了国内国际价值链产业链的深度互动融合,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聚合了更多动力。
从内循环看,进博会通过主动扩大进口、引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一方面可以更好满足国内消费升级的需求,更大程度激发消费市场的增长潜能;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中国吸纳先进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带来强大助力。
本届进博会上,共有98家央企采购交易团参会,从医疗器械、大宗商品,到技术装备、电子消费产品……短短数天时间,央企交易团的“购物车”就满满当当。
历届进博会,都是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的舞台。国内企业“买买买”的同时,也在推动国内产业链不断升级。
从外循环看,进博会为各国企业寻找市场机遇、获取订单提供了绝佳机会。通过与中国消费者的近距离接触,海外企业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市场。多家参展外国企业都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以进博会为窗口,把握中国市场脉动,在他们的产业链中,包含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基因”。
更重要的是,在很多领域,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也是场景最丰富、发展最前沿的市场,满足了中国市场的需求,相当程度上也就对接了世界各国的需求。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进博会越办越好,也就意味着从“把最好的产品带到中国”到“把在中国的成果推向世界”会越快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