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韧性”,需要硬件领先软件超群
城市就是一个“生命体”,其“韧性”就体现在应对特定多重威胁时,能迅速从中恢复,并通过积极应对,化危为机,把威胁对各方面的影响降至最低。
15日,在由上海市政府参事室举办的、以“韧性与城市发展”为主题的相关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表示:韧性城市,不仅要能积极应对复杂外部威胁,还要通过各类智慧元件掌握“自学习”本领,能够将这种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顺利转化为城市的“治理力”——一座更具韧性的城市,不仅应当在硬件上领先,还应在软件上超群。
应对突发事件,彰显超强治理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市政府参事吴志强认为,在应对不确定冲击时,韧性城市的特别之处在于,能把学习和反思转化为城市治理制度和治理能力。
在会场,他分享了一个关于英语单词“resilience”(意为“韧性”)的翻译小故事。最初,这一概念被引入中国时,被译为“弹性”。但不少专家认为,这一翻译版本并不准确,未能表现出“被打击后恢复原来的样子”的原意。经反复斟酌,就被更正为“韧性”——不仅体现为即时的超强反应力、应对力,更强调的是一种积极转化的能力,最终落脚于治理的能力。
在当前语境下,“韧性城市”这一概念又有了延展。结合实际,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能担得起“韧性”二字的城市,必须要能智慧应对包括突发气象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在内的各类风险挑战。以上海为例,从严从紧的疫情防控举措,到应对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侵袭,所体现出的精细化治理力,就是一种“韧性”的体现和表达。
不仅积极适应,更能主动谋划
对于超大城市而言,“韧性”一词不仅意味着当时当即的应对能力,也需要着眼长远,主动谋划、提前预判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
与会专家提到了当下的“海绵城市”建设,也应该基于生态、可持续的基础上,从城市安全、韧性的角度注入新理念、新视角。
以荷兰鹿特丹下沉式水广场建设为例,由于地势低于海平面,鹿特丹在部分地区试点“水广场”。庞大蓄水池与错综复杂的下水管道构成了巨量弹性网络。一旦遭受暴雨侵袭,水广场就会收储多余水量,以满足城市排水之需。
通过视频连线与会的德国汉堡港口城市大学城市规划和区域发展系主任约克·克尼林说,这一理念正被越来越多人所认可。在德国,雨水共生系统等新平台也在进行类似探索。
这一新兴理念,也将在上海进行更多本土化探索。吴志强说,上海更多新建高楼大厦地下空间有望成为“试验场”。
韧性协同,亟待确立权威标准
当然,一座城市的韧性,绝不可能“独善其身”,未来将更讲求区域性的协同。
与会专家纷纷展示了各类全新数字化城市应用。城市构件老化灾难预警系统、城市智能基础设施……种种细分场景让更多人看到了韧性城市未来丰富的样貌。
他们也提出,目前尚缺乏韧性城市建设指南与导则。要回答好这一命题,需要各城市群进一步协同合作。从长三角地区到黄河流域,这牵涉到一个城市群和一个地区的韧性协同。其中,相关政府部门需牵头制定更具权威性的标准规范,让各个城市突破地理区隔,更好携手合作。
与会专家也一致认可,韧性城市的智慧不仅在于各类感知元件,关键在于能充分放大“人”的主观能动性。新技术让城市拥有了“自我感知”“自我判断”,但“参与式治理”一词在会场被频繁提及。克尼林在会场谈到了在德国已落地应用的一款数字化参与系统,能让更多市民直接参与到城市规划建设中。“让更多人了解决策背后的缘由和初衷,有助于提升决策科学性、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