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话剧、一个展览、一个论坛:上海一所高校与中国“入世”共脉动
新华网上海12月14日电(记者吴宇)为纪念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传承弘扬“中国复关入世第一学人”汪尧田治学报国精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创编的话剧《汪尧田》近日成功上演。作为主演的2020级会展与旅游学院学生余静诚,正是中国加入世贸的“同龄人”。
余静诚说:“中国加入世贸的20年,正巧与我们这一代人的人生际遇高度重叠。有幸在话剧中扮演汪尧田教授,不仅让我深切感受到汪老严谨治学60载、初心不改为‘入世’的家国情怀,也更加全面深入了解了中国对外开放不平凡的历史进程。”
汪尧田教授是著名经济学家,原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经贸研究所所长,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研究咨询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话剧《汪尧田》从当时年过八旬的汪尧田教授在电视机前目睹中国加入世贸这一历史性时刻开始,生动演绎了汪尧田倾尽毕生之力为中国“复关”“入世”奔走呼号、鸣锣开道,带领研究团队多次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担重任,就中国加入世贸的方向性问题和关键领域的谈判向高层建言献策的历程。
近期引发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师生关注的,还有“对外开放里程碑 合作共赢新篇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专题展。这一由商务部策划的展览,首先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亮相,能够在进博会闭幕后被引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延长”展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所高校与中国加入世贸进程息息相关。
除了一出话剧、一个展览,在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20周年纪念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还与上海市国际贸易学会、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共同主办“入世”二十周年与中国制度型开放高级论坛暨中国开放型经济学科建设研讨会,吸引更多校内外师生与中国加入世贸共脉动。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书记殷耀表示,中国从“复关”到“入世”,历经15年零4个月的谈判,可谓披荆斩棘、玉汝于成。与之相伴,以汪尧田教授为代表的几代学人,始终紧随国家需求,当好智囊、办好教育。在第四届进博会“对外开放里程碑 合作共赢新篇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专题展上,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又选派了12名学生志愿者担任讲解员,为中外嘉宾讲述中国“复关”“入世”故事,可谓薪火相传。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校长汪荣明认为,在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之际聚焦中国制度型开放和中国开放型经济学科建设,在于凝聚高校智慧,为国家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建言献策。
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贸易谈判学院院长张磊看来,加入世贸20年,中国秉持自由贸易理念,全面履行加入世贸承诺,大幅开放市场,展现大国担当,已从世贸规则的接受者成长为规则制定的重要参与者。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抓住契机与世贸组织对接相关培训教育工作,已成长为世贸组织在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
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2021级研究生于思淼,是第四届进博会“对外开放里程碑 合作共赢新篇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专题展宣讲团团长。她说,这一专题展共分“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里程碑”“全方位对外开放成就辉煌”“新时代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三个篇章,每一次讲解,都是一代青年对中国加入世贸20年努力与成就的致敬,都是感受中国加入世贸脉动、坚持改革开放的一次再出发。
法学院2019级学生程先珏表示,在中国加入世贸20周年之际,一出话剧、一个展览、一个论坛,“仿佛让年轻的自己亲身经历了中国艰难曲折又波澜壮阔的开放历程。作为当代学子,当发愤图强,向前辈先贤学习,继续抒写中国发展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