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总部经济又添“新鲜血液”
上海总部经济大军又添“新鲜血液”。市商务委会同市发改委、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开展了2021年度贸易型总部企业申报认定工作,48家企业拟认定为贸易型总部。
同时,市商务委会同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和市工商联开展了2021年度民营企业总部申报认定工作,114家企业拟认定为民营企业总部。
近期,市商务委官网正在对拟认定为贸易型总部的48家企业和拟认定为民营企业总部的114家企业进行公示。公示日期截至12月28日。
到今年11月为止,市商务委会同相关单位共认定了4批累计185家贸易型总部和3批累计274家民营企业总部。本年度认定后,上海累计认定的贸易型总部将达到233家,累计认定的民营企业总部将达到388家。
贸易型总部涵盖多家龙头企业
据了解,此次拟认定的48家贸易型总部中,涵盖多家具有行业引领力的头部企业。如,上海三星半导体有限公司是半导体元器件及液晶显示屏等贸易领域的龙头企业,在上海外商企业营业收入百强评选中位居前列。上海三快智送科技有限公司(美团配送)建立起全国覆盖密度最高、范围最广的即时配送网络。英业达(上海)有限公司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与网络设备进出口销售,是全国乃至全球服务器出货量最大的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
拟认定企业中,国有、外资、民营企业数量分别为19家、6家和24家,民营企业占比达到50%,较之前认定贸易型总部中的民企占比30.3%上升近20个百分点。
从行业分类看,国内批发零售类30家,国际货物贸易类4家,物流仓储或国际服务贸易类7家,平台交易类7家,占比分别为62%、8%、15%和15%。
从规模能级看,48家企业去年营业收入累计达到9164亿元。营业收入(交易额)达到千亿元以上的有2家,分别为上海三星半导体有限公司和上海钢银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达到百亿元以上的有36家。
从地区分布看,此次拟认定的贸易型总部企业中,浦东为18家,位列首位;普陀4家,静安、徐汇、杨浦和闵行均为3家,分列第二至六位。
本年度认定后,上海累计认定的贸易型总部将达到233家。其中,浦东为88家,占总数的37.8%,长宁、黄浦分别为17家和16家,占总数的7.3%和6.9%,名列第二、三位。郊区累计认定数量占比从去年末的9%上升至今年的21%,追赶势头迅猛。
民企总部开始全球范围整合资源
此次拟认定114家民营企业总部中,从行业分类看,批发零售业33家,占比28.8%;制造业27家,占比23.6%;软件与信息服务业22家,占比19.2%;物流仓储业11家,占比9.6%;房地产与建筑业9家,占比7.8%;其他12家,占比10.5%。
从规模能级看,114家民营企业总部中,全国民营企业500强2家,贸易型总部18家;年度营业收入合计7945亿元,114家民营企业总部累计贡献税收80亿元,吸纳就业超过50万人,设立国内分支机构数量达到1500个。
从地区分布看,此次拟认定的民营企业总部覆盖上海各区,其中浦东为22家,位列首位,闵行、青浦分别为19家和12家,分列第二、三位;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13家(青浦片区5家、闵行片区4家、长宁片区3家、嘉定片区1家)。
上海民营企业总部业务辐射能级持续提高,对全球市场影响力逐步显现。如复星控股的翌耀科技是汽车数字化和自动化工业全集成方案提供商,业务主要面向国外市场,其中北美占比约20%,欧洲占比约60%。雅创电子在韩国布局40人的IC设计团队,在东南亚布局电子元器件采购销售团队。
本年度认定后,上海累计认定的民营企业总部将达到388家,其中,浦东为88家,占总数的22.7%,闵行、青浦分别为42家和37家,占总数的10.8%和9.5%,名列第二、三位。郊区民营企业总部累计认定数量占比达70%,与去年末持平。(吴卫群)